何玉婷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2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实习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护士接受规范化培训教学,观察组护接受角色扮演教学法培训教学,观察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结束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儿科护士实习带教教学效果,提升儿科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临床儿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儿科护士;带教
儿科护理是一门专业要求较高、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儿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主要采用“教学-练习-考核”的方式,教学过程较为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也影响了护生们对护理知识中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度与掌握情况[1]。为探究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护士实习带教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次试验选取我院儿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对比两组护士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20名新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培训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护士接受规范化培训教学,对照组护士中有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及平均年龄分别为20-24岁(21.5±1.1)岁;观察组护接受案例教学法培训教学。观察组护士中有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及平均年龄分别为20-24岁(21.6±1.3)岁;两组护士在试验前所学课程相同,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接受规范化培训教学,具体方法为在课堂上由带教老师对儿科护理当中涉及的护理项目、护理目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及示教,再由护生们各自进行实践操作,带教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在护生间进行指导答疑,最后完成课堂总结。
观察组护接受角色扮演教学法,具体方法为:①收集护生的微信或qq,建立微信群或qq群,在每堂课开始前将本次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的相关资料上传,并告知护生进行下载观看,做到对课堂知识的提前预习,利用仿真模型将儿科护理实训室及儿科护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器械进行完全模拟,方便护生利用网络对儿科护理实践操作进行复习巩固;②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以5-6人为一组的形式组成儿科护理学习小组,并在儿科护理学习小组内推举一名“护士长”,由小组“护士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儿科护理学习,临床资料的收集,对儿科护理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对儿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护理方法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儿童的静脉输液等工作场景进行模拟,再由护生们进行角色模拟,顺利完成该场景下的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生们的护理实践操作水平[3];③课前由护生自行查阅资料设计病例情景,在课堂上由带教老师对护理理论知识进行初步讲解后,再由每组护生根据自行设计的病例情景进行现场护理实践操作演示,护理实践操作演示内容主要包括护生对患儿的健康评估、入院诊断,护理计划的制定,护理计划的实施,患儿病情状态的监测,由带教老师对每组护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再对每组护生在儿科护理操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讲解与正确操作示范,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护生们的学习质量。
1.3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后,由带教老师组织护士进行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2]。考核总分设定为100分,两项考核项目每项各共50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选取统计学信息软件SPSS21.00,将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统一录入,集中处理,其中,将%判定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将()判定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以p值作为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士带教教学结束考核情况
观察组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结束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见下表1:
3讨论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士在医院及临床科室中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操作的专业性是当前临床规范化培训的重点。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引导,旨在切实提高护生们临床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观察组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结束考核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技巧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
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涉及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案例教学资料、课堂讲解加深护生的印象,再让护士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案例护理实践方法,最后由教师对护士们方案进行评价总结,利用多段式的教学模式培养护士们自主思考、交流沟通、团队协作以及表达能力,充分缩短了课堂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使护生们能够尽早地融入到工作状态,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并且,案例式教学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群体交流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实现与学生之间的集体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共性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4];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综上,角色扮演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儿科实习护士带教教学效果,提升儿科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临床儿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敏玲.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35):241-242.
[2]刘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4):155-156.
[3]李杰.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83-84.
[4]师云玲.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147-148.
[5]张伟.角色扮演法在提高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