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   作者:李阳
[导读]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阳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分院  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入本院诊治的98例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9)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均坚持干预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差异,并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拟主观护理体验调查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腰痛症状以及主观护理体验差异。结果:①研究组的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有效率、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2=5.018、4.438,P=0.025、0.035);②研究组干预后的腰腿疼痛感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而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8.451、10.797、17.553,均P<0.001)。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镇痛,为患者提供理想的护理体验,同时辅助、优化治疗结局。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护理干预;疼痛;主观护理体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症”、“腰痛”等范畴,多因感受风寒湿邪或外伤所致,而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尤为明显,特别是急性发作时,可对患者日常生活、睡眠、工作造成影响,要求确诊后立即安排住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已接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与监督:选入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纳入时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1)纳入标准:患者经体征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腰部湿冷严重,转侧不利,呈进行性发展,静卧时疼痛感不减,阴雨天或寒湿天气则加重,苔白腻、舌淡,脉沉迟而缓,符合《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寒湿型腰痛的诊断标准;②神志清醒,可主动配合研究,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③参与本研究前未进行其他研究;④病案资料和调查结果均完整无误。(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皮肤病者;②合并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者;②非急性发作者。
        按随机抽签法将本组98例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研究组,而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49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51~75岁,平均年龄为(62.67±4.15)岁;病程是3d~12个月,平均病程是(6.64±1.82)个月。研究组49例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男27例,女22例;年龄为52~75岁,平均年龄为(62.84±4.06)岁;病程是5d~12个月,平均病程是(6.72±1.6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方法,以医嘱为主,如调节电磁波治疗仪参数、监护病情等,并提供健康教育,疏导患者恐惧等负性情绪,叮嘱其早日卧床休息,禁止腰部用力,使用腰围带保护腰部,叮嘱定期来院复诊。
        研究组:以上述护理内容为基础,同时辅助以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中医推拿干预:①推拿。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以黄道益活络油在其腰部涂抹,以推按滚揉等松解手法施于患者腰背、下肢,术者以双手拇指沿着脊柱从上到下按摩,直至臀部,连续3次。②点穴。以拇指点按患者命门穴、腰阳关穴、肾俞穴、命门穴、环跳穴、委中穴、承扶穴等穴位,手法应深透有力,以患者可耐受、患处明显得气为宜,每次3~5min。③牵引。

由助手前臂穿越患者腋下,另一助手握住下肢踝部,牵引三次,再抬高双下肢,腰部略微离床,术者重叠双手,掌根快速按压腰部数十次,拉腿、扳腰,术者一手握住踝部,向后方提起下肢,一手按住患者腰部,双手朝相反方向推拉数次。护理人员推拿、牵引前应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牵引期间叮嘱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并随时询问其感受,了解患者有无胸闷、心慌等不适感,以薄被、大毛巾等覆盖患者躯体,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生活护理。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为主,保持舒适体位,若要下床活动则佩戴腰托等工具进行支撑和保护,不可久坐,尽量避免弯腰;同时,日常生活中应做好腰部保健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寒冷等因素刺激。告知患者正确咳嗽和打喷嚏,保护腰部,避免诱发、加重疼痛感。
        (3)膳食护理:根据患者营养状态,结合辨证分型,科学指导患者膳食,制定符合患者口味、达到营养支持目标的膳食方案,主要饮食多样化,刺激患者食欲。同时,观察患者胃纳、舌苔等变化,随时变更膳食计划。
        (4)情志护理。在沟通期间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顾虑,以言语开导,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神气清静、情绪平和。同时,应用移情疗法,转移患者意志与情绪,达到颐养心神、舒畅气机的目标。若患者因疼痛而导致情绪烦躁,可采取安身静志法,指导其闭目养神,保持全身放松,确保气血流通畅通。
2.结果
2.1 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疗效
        研究组的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腰腿疼痛感变化
        研究组干预后的腰腿疼痛感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而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
2.3 主观护理体验
         研究组的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对神经根造成压迫和刺激,从而引起腰痛、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并出现腰腿功能障碍。其中,大约有90%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而治愈,但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数存在疗效持续时间短、停药后复发等问题,特别是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在劳累、着凉后复发,因而标本兼治十分必要。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功效
        鉴于上,医学研究者提出在临床治疗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辅助以高效护理干预,以改善、巩固治疗效果。然而常规护理仅用于配合治疗,保证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助益。而中医学研究者从整体性角度出发,设计出了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包括中医推拿、生活护理、膳食护理、情志护理四大部分。其中,中医推拿为外治法之一,使用黄道益活络油推拿、牵引,并配合点穴治疗,可松解粘连,达到疏通经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医护人员在推拿期间还可解决髓核还纳复位、腰椎后关节错位问题,解除其对神经根压迫,有效缓解疼痛。同时,中医可根据不同病例、体征、症状、病情进展阶段等,辩证使用,避免了不问病情轻重、人之胖瘦、体之虚实而盲目操作的“机械性”护理问题,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辅助作用突出,可有效镇痛,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祖国, 朱敬静. 独活寄生丸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07):96-99.
[2] 张岚, 田翠霞, 张苏娟. 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舒适性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24):3668-3670.
[3] 饶美林,肖洪波.常见病康复诊疗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J].安徽医学,2017,38(9):1230-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