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承德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FAM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外伤;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脑外伤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但由于患者损伤位置的特异性,在进行相关治疗后,患者大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因此,为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情况,需采取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2]。基于此,本文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脑外伤患者。并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5.32±4.26)岁。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45.51±4.1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入组患者与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加。入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等方式,了解患者性格特点等资料,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建立康复信心。(2)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当患者颅内压<270mmHg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患者的手指、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部位进行有序屈伸、内翻、外翻等上肢被动功能训练。(3)促醒训练。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将被动训练作为基础,并进行举、握、拉等上肢主动功能训练,以及抬、蹬等下肢主动功能驯良,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同时,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平衡联系、手部功能训练等精细动作的练习。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不清楚,则可反复对其进行基础康复训练。并通过听觉、嗅觉等感官刺激,存进患者苏醒。
1.3观察指标
通过NIHSS量表观察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FAM评分评定护理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并通过GQLI评分,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方面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有P<0.05。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FAM评分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与FA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1:
.png)
2.2两组患者护理后GQLI评分情况
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2:
.png)
3 讨论
近年来,交通事故与工作安全问题等,使得脑外伤发生率逐渐升高。一般来说,脑外伤患者病情较重,且恢复较慢,即使接受了有效治疗后,其功语言、肢体、心理、认知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临床中,对于脑外伤治疗最重要的是抢救时机,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进行救治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脑功能损伤。且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地开展,可以使患者的神经与肢体损伤得到有效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中,为使患者预后情况得到改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NIHSS评分、FAM评分以及GQLI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患者。由此证明,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使脑外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近年来,生活水平地提升也使人们的会观念发生了的转变。常规护理模式虽能保证基本疾病护理,但缺少个性化护理干预,无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反应刺激,并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次研究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提高其认知程度与训练依从性,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强功能性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预后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患者术后,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起到有效改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情况,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程冰.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v.49(06):95-97.
[2]鲍海琴, 万丽.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017):1925-1928.
[3]肖黎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8, 031(0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