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   作者:王关娣
[导读]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关娣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监护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和监护人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护理;应用研究
        
        小儿哮喘是儿童群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喘鸣等,容易引发气胸、肺不张、纵隔气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1]。护理也是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此,本次研究对80例患儿进行分组对比,进而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7±1.4)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病程(4.6±2.2)个月;研究组患儿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7±1.1)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4.5±2.3)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所有患儿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即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正常的体位护理,确保休息时间充足,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等等。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①正确认识哮喘: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哮喘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并正确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将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饮食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进行详细告知,使患儿家属能够找出哮喘相关变应原,并正确认识到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患儿的痛苦;②饮食教育护理:指导患儿家属进食含蛋白质较高的营养食物,例如猪肉、鸡蛋等,以促使炎症得到更好的修复;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以提高患儿的身体抵抗力;多喝温水,以助痰液稀释易排出;同时可适当进食含镁、钙等具有减少过敏作用的食物;忌食海鲜食物,例如虾、蟹等,这种食物很有可能会是哮喘的过敏源[2];③用药教育护理:教会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使其正确掌握气雾剂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回访,针对患儿实际的病情变化指导用药剂量调整,保持患儿的身体状况保持在正常水平之中;④运动教育护理: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患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正确的运动锻炼,可以使患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还能使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儿的身体免疫力,改善呼吸道症状,但运动要适量,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哮喘发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监护人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护理效果则是指对两组患儿应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来评定哮喘控制的效果,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三种,完全控制为25分、部分控制为20~24分,未控制为20分以下。护理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部分控制率。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通过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在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哮喘是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和过敏原、身体免疫力低下、遗传因素、环境影响、精神因素等方面有关,其在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短、胸闷等,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凌晨时分哮喘容易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3]。近年来,我国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哮喘要想治愈是比较难的,关键是在预防、控制和护理上,在经过综合治疗以及护理后,大部分患儿的哮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预后效果较好。而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护理手段,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水平,讲授医学教育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促使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4]。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具有更为明显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小儿哮喘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振华.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8(15):421-422.
[2] 戎瑞华.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5(14):2841-2842.
[3] 徐晓燕,邓小霞.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中国现代医生. 2019.6(01):99-101.
[4] 刘桂莲.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36):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