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   作者:吴娴
[导读] 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娴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48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共62例,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介入护理,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满意度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之一,常见的症状有脑血管硬化、脑血管畸形、脑血管堵塞等。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如:一侧的口角歪斜、言语障碍、说话不清楚、一侧的肢体无力,容易发生呛咳、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昏迷不醒等。脑血管介入治疗可帮助患者恢复,但若手术后没有达到效果,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予以患者相关的介入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的效果有积极意义[1]。故本研究对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介入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2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最大年龄为87岁,最小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在(69.6±1.3)岁。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在(70.5±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常规药物和器械准备、适当健康知识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和体征、相关基础护理指导等。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⑴术前。①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检查,予以健康知识教育,强调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以及对防止病情发展的作用和优点。以此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了解,让患者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②由于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疾病恢复速度较慢,患者往往感到焦虑、紧张、担忧、悲观等心理,若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和情绪,应着重告知治疗的注意事项,并告知以往治疗成功案例,并介绍医师的资质,以此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对医生和治疗方案的信任与认可。另外,可向患者介绍治疗环境和相关治疗器械,促使患者尽快熟悉,减少陌生感和不安感。⑵术中。①保证治疗室满足温馨、舒适、和谐、整洁的要求,确保各种治疗设施和物品的安全性和性能均良好。安排有丰富经验且资历较高的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确保一次性穿刺到位,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避免反复穿刺。②耐心介绍手术的配合要求和操作过程,帮助患者摆放正确、舒适的体位,建立并确保静脉通路的顺畅,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③护理人员还应陪伴在其身边,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发现存在不良心理要及时予以疏导,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注意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意识、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道医师,配合进行处理。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征兆,若出现紧急情况,应按医嘱配合处理,必要时需终止手术。待治疗结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应予以低流量吸氧,注意控制其吸氧的速度和浓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⑶术后。①待患者意识恢复半小时后,且机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时,由护士将其送入病房,进行床边交接。②严密观察患者的体征状态,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若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看护。③注意观察有无隐性出血症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情况,周围有无渗血和皮下血肿、动脉充盈、静脉回流等现象的发生。叮嘱其预防穿刺肢体的过度活动,保持充足的休息。④根据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情况,按医嘱予以防血管痉挛的药物,注意用药过程中患者血压的变化,以免出现不良症状,影响治疗进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以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来判定护理效果;采取本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将非常满意、满意综合作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t)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X2)分别进行对比,用、%分别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6.89±0.5)d;对照组住院时间(14.36±1.2)d。两组组间比较,t=31.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3.23%,其中仅有1例出血感染;对照组并发症率12.90%,其中出血感染2例、皮下血肿1例、压疮1例。两组组间比较X2=6.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3.55%(29/31);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83.87%(26/31)。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脑血管疾病常采用介入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预后,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2]。
        本研究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予以患者整体护理措施,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护理等方面,让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3]。结果显示,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经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满意度评价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转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洁.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 34(006):126-127.
[2]樊凌云, 索小燕.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05):125-127.
[3]黄璋媚, 谭秀, 刘雪莲.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009(00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