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珍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比组;对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和对比组这两组在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在经过对观察组和对比组进行数据对比之后,根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远远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想进一步的去降低护理所带来的风险,那么就需要对其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和方案,这就就能使得儿科临床护理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质量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都知道,目前在对儿科临床护理的过程之中,有可能会因为患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弱以及危险意识浅薄等问题,在对患儿的临床护理的过程之中会常常出现一些风险事故,为了尽可能的去避免这一些问题所引起的风险事件,这就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护理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低患儿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临床护理工作所带来的风险。为了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儿科临床护理常见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从2015年7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00名患儿,该研究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调查选取的样本素材是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200人,均取得家属同意,按照护理时间的先后分配对其划分成两个分组,其中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对比组,对比组中男性患儿有56例,女性患儿有44例,其中其年龄范围在7个月-6周岁内,平均年龄为(4.2±1.6)岁;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患儿有46例,女性患儿有54例,其中其年龄范围在8个月-8周岁内,平均年龄为(6.4±2.3)岁。这两组患儿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1.2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比组这两组在临床护理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及时的去对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之中出现风险事故的数量以及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对比,总结出有关于风险护理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去采取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在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的时候要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来检验。当P<0.05的差异时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数据处理和分析之后得知,对比组一共发生了40例护理风险事故,其中护理失误所引起的护理风险有16例,意外事件引起的护理风险有13例,因职业损害而引起的护理风险有4例,护理人员由于心理压力引起的护理风险有4例,由重症抢救所引起的护理风险有3例,出现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为40%;观察组一共发生了18例护理风险事故,其中护理失误所引起的护理风险有6例,意外事件引起的护理风险有5例,因职业损害而引起的护理风险有3例,护理人员由于心理压力引起的护理风险有2例,由重症抢救所引起的护理风险有2例,出现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为18%。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比组,这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儿科常见的护理风险
意外事故:由于这一阶段的患儿,其身体发育并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平衡能力,同时他们还具备着好奇心,这就很容易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坠床、锐器擦伤以及烫伤等。
护理失误:护理失误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由于自身的技能和经验的不足所引起的护理风险事故。例如:患儿的静脉血管相对比较细,很难穿刺,在对患儿进行穿刺的时候并不能达到一针见血,这就会导致穿刺失败。
职业损害:我们都知道病房中有着不同患者,他们所患的疾病类型也不一样,这就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如果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就很容易在接触患儿的时候给患儿传递一些病毒。
心理压力:对于一些经验相对欠缺的医护人员而言,其在对患儿进行穿刺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有可能引发操作的失误,使得患儿出现护理风险的概率提升。
重症抢救:在对一些重症患儿进行抢救的时候,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间比较紧张,医生的口头嘱托相对较多,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容易出现记错或者漏记医嘱的问题。
3.2应对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的措施
及时的分析和评估护理风险:要想降低护理风险,就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专门成立一个风险因素评估小组,及时的分析出目前在对患儿护理过程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隐患,定期对护理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举办各种讲座等。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我们都知道护理人员在对临床护理中发挥的是核心的作用,其护理的专业水平于护理风险是呈反比关系的,为此这就要求相关的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考核等。
做好和患儿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我们都知道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腻的工作。为此,做好患儿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非常有必要。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疏导患儿的心理问题以及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让其具备战胜病魔的积极心态,当然仅仅给患儿做好疏导工作还远远不够。此外,护理人员还要耐心的给患儿家属讲解患儿的病情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儿科临床护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这就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及时的分析和评估护理风险、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做好和患儿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儿科临床护理中风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丽,寇晓娟.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2] 王慧.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80-182.
[3] 全雪花,王淑敏.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大医生,2018:120-121.
作者简介:徐翠珍(1993年10月)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惠州市;职称:护士;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儿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