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研究对接受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技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肿瘤科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对科室内PICC置管技术的使用情况先予以分析,后分组比较对患者采用不同穿刺方法在一次、二次置管成功率、术后手臂舒适度以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其中15例患者接受盲穿式PICC置管(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的PICC置管(实验组)。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使用B超引导技术下的PICC置管的比率更多,其中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PICC置管的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手臂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接受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技术方法进行手术发现,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PICC置管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更高,且该种技术方法具体操作较为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改善术后患者手臂舒适度,对需要进行长期输液治疗或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应用价值较大,安全性高,但价格较盲穿式PICC置管高,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大。
关键词:恶性肿瘤;置管技术;PICC;护理;效果
前言:恶性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需反复接受化疗以及相关营养支持,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较大,加上高浓度营养液进入体内,一旦不慎漏出血管,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会导致皮肤及组织损伤[1]。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反复的机械性穿刺,不仅极易引起外周静脉炎,延长治疗周期,还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2]。目前临床上已开展PICC技术,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静脉通道,防止反复穿刺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就对接受PICC置管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技术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肿瘤科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15例患者接受盲穿式PICC置管(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的PICC置管(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男/女,33/22;平均(47.23±6.25)岁。对照组,男/女,8/7;平均(48.30±6.17)岁。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本次研究具体事项,表明自愿参与。对比后发现:两组基本资料并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盲穿式PICC置管,选择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头静脉进行穿刺。首先帮助患者调整至平卧位,让患者穿刺侧手臂外展90°,测量置管长度即预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到第三肋间的距离。将无菌手术服穿好,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好无菌单,以最大程度遮盖住患者。取穿刺针沿着血管,形成20°~30°时进针,成功穿刺后减小进针角度进针0.5CM。推进插管鞘,取下止血带后嘱咐患者松拳,一手按压穿刺点上方,另一手拔出针芯,固定插管鞘,将导管沿着插管鞘内匀速且缓慢送入,当送入长度约为15CM时让患者下颌靠近插管侧肩部。在导管送进至预测长度时,让患者将头部摆正,同时将导管内导丝撤出,进行修剪处理,最后将导管固定。
实验组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的PICC置管,具体步骤包括:帮助患者调整至平卧位,通过超声探头于患者上臂探查穿刺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做好标记。让患者穿刺侧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出发至右侧胸锁关节第三肋间的距离为PICC置入长度,对其进行测量。接着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操作,建立无菌区,对导管、套件采取预冲处理,安置无菌探头罩。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后开始进行穿刺,在出现回血后,分离穿刺针和探头导针器,左手稳定穿刺针,尽可能将进针角度缩小,右手推送导丝,当患者体外留置导丝为10~15cm时停止推送。使用扩皮刀钝性扩出长度为0.3cm的小切口,随后沿着导丝将置管旋转至插管鞘中,再将扩张器与导丝一并撤出,检查导丝的完整性,保留置管鞘于血管中,对鞘间断进行按压止血。将导管沿着管鞘放置入血管中,使用超声探头检测颈内静脉,通过有无强回声点判断是否存在导管。置管成功后,覆盖明胶海绵以及透明贴膜,将无菌纱布置于穿刺点处,使用弹力绷带完成包扎。最后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一次、二次置管成功率、术后手臂舒适度以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在穿刺过程中穿刺一次出血或皮下探测血管3次(或低于3次)即为一次置管成功;在穿刺过程中第一次穿刺未成功且皮下探测血管3次以上即为二次置管成功。对患者术后的手臂舒适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需记录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血肿、导管脱落、导管堵塞、误入动脉、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收集的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2检验和t检验。将P<0.05认定为统计学差异标准。
2 结果
2.1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表1显示: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PICC置管的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3 讨论
PICC置管技术穿刺点位于手臂,方便操作,无需进行麻醉以及缝针,导管留置的长度保持在35cm至50cm,稳定程度高[3]。但PICC置管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较长,且直接进入患者的上腔静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对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手术于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4]。基于此,选择B超引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较小,可有效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本研究证实,B超引导技术下PICC置管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反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术后不舒适反应,且并发症少。
由此,通过对接受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技术方法进行手术发现,接受B超引导技术下PICC置管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更高,且该种技术方法具体操作较为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改善术后患者手臂舒适度,对需要进行长期输液治疗或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应用价值较大,安全性高,但价格较盲穿式PICC置管高,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大。
参考文献:
[1]迟娜.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和CV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65-266.
[2]邹玉芬,张华香.经外周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71-173.
[3]马丽军,朱翠敏,孙桂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6,22(01):63-65.
[4]施贵宁,蒋枝伶,高小清.妇科恶性肿瘤PICC携带者出院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7):1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