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   作者:吴贝琼
[导读]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吴贝琼
        中信惠州医院,广东惠州 516006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0例急诊患者及医院4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120例,并且每组随机分配护理人员2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结果:实际数据表明,实验组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成绩综合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结果表明,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急症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更好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鉴于此,该项技术应该得到广泛推广。
关键词:PDCA;急症;护理;管理

        PDCA是一种新式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对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的属性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合理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优化医院的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这样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接下来,本文将以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0例急诊患者及医院4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0例急诊患者及医院4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120例,并且每组随机分配护理人员20名。其中,实验组包含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7±3.6)岁;对照组包含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5±3.8)岁。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首先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PDCA管理团队,由护士长领班,策划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②管理团队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产生不良事件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做好预防工作,抑制患者病情发展。③此外,护士长还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对其进行评级,然后为不同等级的的护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护理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护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另外,高等级的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低等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④护理人员还需要分班进行分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和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两个结果不相符,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控力度,而且还要及时上报给医生。⑤患者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漏洞针对性进行改进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追踪以及评价,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策略,并进行下一循环的监控管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护理满意度可以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方法
        该次分析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实验组共出现6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包括2例风险事件、2例投诉事件、2例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5%;对照组共出现24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包括6例风险事件、6例投诉事件、12例护患纠纷,不利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两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实验组很满意60例,满意60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很满意30例,满意60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度75%。两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平均考核成绩评分为(82.79±5.44)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平均考核成绩评分为(65.78±5.78)分,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不良风险的发生概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此外,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能够保证患者能够以一个更加舒适的状态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护理条件之下,不仅医院的护理质量会得到提升,而且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出现。
        实际研究结果表明,PDCA循环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模式更占优势,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确保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不断增加护理经验,持续改进,提升急诊护理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可靠、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鉴于此,该项技术应该得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庆,蔺波.PDCA 循环管理对改善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 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对继发感染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 息文摘,2019,19(87):333-334.
[2] 刘鑫.PDCA 循环管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 生命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0):3811-3812.
[3] 周玉华,宋娟娟,王九娟.PDCA 循环管理在预防危重患者导 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9,39
(5):472-473.

作者简介:吴贝琼(1968年03月)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北咸宁市;
职称:主管护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急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