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彭放文
[导读]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电压升高,从而有利于电能的远距离输送
        彭放文
        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7200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电压升高,从而有利于电能的远距离输送,或是将电压降低,从而给居民用户供电。因此,变电站作为变电的主要场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进一步确定了变电站自动化的必要性。随着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运行模式,传统模式已经被证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行业要求,逐渐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发展的阻力。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便于调整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电气系统有了更强的控制能力,进而有效缩短了相应时间。当前的电子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远程调控其他对象,该应用优势奠定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基础。
        2.无需控制模块。相比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不需要固定的控制键也可以运行工作,即使控制对象的动作比较复杂,也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可以对部件进行捕捉和控制,且保留了对静态对象稳定的控制能力。通过升级控制模块,控制范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控制模块对控制覆盖范围的影响明显下降,可以满足更多的控制需求。在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之后,智能化控制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运动对象进行智能计算,了解对象的运动轨迹,从而更准确、可靠的进行控制,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使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各类工作场景中应用。
        3.一致性比较强。在传统的系统中,如果工作人员在远距离进行操作,由于输出功率是固定的,所以不同环境会呈现出不同的控制水平,有些部件的控制难度较大,但此类部件对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很容易降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更新,增强了远程控制的一致性,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控制,也可以满足系统要求。自动化技术会采用自动分析的方式来调整功率、传输方式,进而使控制效果满足系统运行需求。所以,自动化技术有效解决了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1.防雷接地技术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很多设备都是暴露在露天下的,在雷雨天气下很容易受到雷击的破坏。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变电站自身结构及使用的设备变得更加的复杂化,防雷接地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建设施工必需具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这是安全作业的保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改造中把握好防雷装置的区域划分,选择的防雷装置是防雷接地的主要工作。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和环境须知不同的防雷设备,是防雷接地的前提保证。
        2.数据采集处理
        变电站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很多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电站内部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技术人员通过各项数据信息的对比和分析之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从而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加完整地收集变电站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变电站的故障进行反馈,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各项数据信息传输到控制端,再由技术人员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监管力度,同时还能有效提升电力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3.计算机保护功能
        计算机保护功能是伴随着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施设备保护需要发展起来的,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工程中应用的主要表现之一。计算机保护功能在变电站工程的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机保护功能能够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故障处理后的定值和效果进行显示;②在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计算机保护功能还能够对变电站总监控系统发出的相关指令进行传输和信息反馈,并且当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将故障数据及时的传输出去,有利于电力设施设备故障的查找,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计算机保护功能还能在变电站标准运行、规范操作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监控系统
        实现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营检测和管理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和故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变电站排除故障的时间,进一步提升电力能源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1.系统设计的科学完善
        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过程分析可知,完善其系统设计,强化系统压力测试,对于后期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合理实现电力安全运行效果的意义重大。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应从多个方面完善和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加强需求沟通及造价成本分析,并落实需求文件编订以及可行性探讨,确保相关技术设计的可行性以及成本投资的合理性;加强现场实地勘察,基于既有电气设备现状、地质现状、现场环境现状、交通现状、网络通讯设施现状,进行基础数据勘察汇编,确保基础数据应用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建立信息沟通平台, 及时通告相关设计进度、功能设计现状,直至最终完成控制系统设计
        2.做好技术管理
        在变电站的技术管理上,我认为也要投入有效的精力,没有过关的技术支持,即使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范也无法保证变电站各设备运行稳定与安全。从一开始技术人员的选择,就开始严格把关,充分考核。比如,各项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到位,出台相关的技术规范能否认真遵守。在摆正了员工工作的态度后,领导技术人员学习掌握变电站结构、运行原理、操作程序、系统关联等等,定期开展技术模拟与演练,不仅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还锻炼了对突发问题的应对及处理能力,在根本上,解决了变电站安全问题。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变电站自动化工作已经制定了许多工作制度,各部门也有相关的条例,但是落实到各个层次就发现,内容不够具体,探究不够深入,目标难以实现。于是就变电站自动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问题,一定要从“变电站各项维护工作及检修工作是否开展到位”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进行规范“反思,结合现有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照变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针对以前经常出现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出现短路或紊乱的问题,就可以提出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每次交班在两人交代完上阶段检查结果后再离开,定期检查设备元件与线路,定期开展故障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让安全制度得到完善。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未能严格落实管理规定的个人或者部门予以处罚,对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个人给予表扬及奖励。
        4.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的优化,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力运行的全程监控,有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电力运行效率,实现电力信息共享,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变电站运行,电气自动化主要服务于系统安全运行,因此,电气自动化是决定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要结合变电站发展实际,正视电气自动化对于系统运行的价值,掌握提升电气自动化管理的方法与途径,构建行之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雪花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88-89
[2]陈宏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初探[J] 中国高新区2017(06) : 96
[3]司树华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