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法在幼儿园社会领域集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高姝文
[导读] 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发幼儿的社会行为为内容的教育,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姝文
        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摘要: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发幼儿的社会行为为内容的教育,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体验式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幼儿在体验中进行感知、理解、内化、表达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园本课程“生活体验”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围绕如何运用体验式学习法,让幼儿在社会领域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体验,促进社会性的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将结合我园教师开展的社会领域集中教学活动,谈谈我们的收获。
        关键词:社会教育活动,体验式学习,幼儿
        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其通过反思概括与实践获得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它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更关注对经验的反思观察与概括总结。结合我园开展的社会领域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样情境,给予丰富体验,让幼儿充分感知
        体验式学习是幼儿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操做等方式全方位地参与活动,凭借感知觉这一心理工具,获得具体的、直接的体验,再通过感知觉激发情感的复杂化,由此产生心理共鸣。创设多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作用。于是,教师在组织社会领域集中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让幼儿体验的活动情境。
        1.游戏化情境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这就肯定了游戏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例如《向中国军人致敬》这一活动,通过游戏“40秒不眨眼”和体验“正步走”,让幼儿了解军人这一形象背后所要承受的艰辛。对幼儿来说,情感方面的内容通过简单的说教或者故事绘本并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如“军人”“国家”这种大情感,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对“陌生”的 ,将军人日常训练生活“缩小”放到幼儿的游戏体验之中,加之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为接下去升华幼儿情感做铺垫。
        2.生活化情境
        虞永平教授指出,知识是通过经验而情境化的。生活情境体验包括现实生活情境和模拟生活情境。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体验情境,让幼儿通过体验来获得感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爱心大行动》活动中,创设超市购物这一生活情境,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材料,充分还原“超市”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行购物、买卖,通过看价格、结算、付钱、找钱等一系列操作,这对于后面环节合理的使用金钱,让钱花得有意义这几个活动难点,都有了很好的铺垫。
        二、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在梳理提升中内化知识经验
        在获得丰富的体验之后,将体验内化为经验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凭借注意和具体形象思维这些心理工具,回顾之前自己接收到的具体体验,组织和梳理自己的感受,使体验得以内化。思维导图式梳理是教师帮助幼儿将自身体验到的零散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内化的关键。
        例如在《文明城市守护者》中,活动内容来源于厦门荣获“文明城市六连冠”的称号,这是一件让厦门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家长的影响下,幼儿略有耳闻,却不能感同身受,无法深刻了解文明城市带来的喜悦感,对于文明城市的信息和前期经验相对零散。于是,结合幼儿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文明城市”的相关资料,以分享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对于“文明城市”的了解。这个活动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什么是文明城市?文明包括哪几个方面?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厦门才能被评选为“文明城市”?如何在众多问题中抓住要点,分类梳理,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于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表格式”思维导图的绘制。

幼儿的回答:垃圾分类、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可以学习做志愿者……这些很具体的行为通过教师简单的图示梳理、符号对应到环境、行为、语言、精神这四个行列中去。这样的梳理,也让幼儿对文明城市这一词,有了较为具体的、清晰的认识。
        在中班社会活动《爱惜粮食》中,教师设置了展览,让幼儿参观了解粮食从种子到餐桌需要经历哪些流程。在视听体验感知后,幼儿获得的经验是零散的,不完全的。这个时候,教师通过流程图式的思维导图,将粮食生产的流程:耕地——插秧——浇水——锄草——喷农药——丰收——加工。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利用图画和箭头,让粮食生产的过程一目了解。幼儿零散的经验被串联起来,他们能够通过图画回忆起刚才展览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对于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也有更深的感受。这也就激发了下一个环节: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幼儿参与与表达的欲望。“任老师每天帮我们提饭菜也很辛苦,我们不能挑食。”“厨房的叔叔阿姨也很辛苦,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我们吃,我们可以去当小帮厨帮他们。”……瞧,有了丰富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知识的内化,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也能自觉践行到行动中去。
        三、营造交流表达的氛围,帮助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加深理解
        在亲历体验和内化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这是幼儿形成新经验的关键环节。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分享交流活动,逐渐内化自己的理解。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表达体验,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体验。受幼儿年龄特点影响,幼儿的表达可能是不完整的、零散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以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追问、反问等形式帮助幼儿在表达中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经验,在表达和交流中对新知识进行概括。
        1.提供适宜性的材料
        例如在中班社会活动《爱一直都在》中,利用照片展、家长录制视频展示,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这些照片材料是平日里幼儿和家长相处的照片,视频材料是家长亲自录制,所以幼儿很熟悉,觉得很温馨,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分享交流,谈谈爸爸妈妈爱自己的那些事,让幼儿想说、有的说、敢说、充分说,并在说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无处不在,不只是奖励、表扬和拥抱等,还有提醒、批评和禁止等。另外在同伴的这种互相的分享中,幼儿不仅能流露相亲相爱的真实情感,也能通过倾听他人的想法,知道爸爸妈妈的爱会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成功激发起幼儿经验迁移,加深理解家人的爱。
        2.创建信任式的交流表达氛围
        通过《纲要》我们了解到,营造轻松的氛围,给予支持与回应,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积极的、具体的、肯定式的回应,例如在《致敬英雄》活动中,通过前期的调查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获奖视频导入,抛出问题:“这些英雄是谁?为什么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他们都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都能用低下头、微笑倾听,频频点头,肯定的眼神这样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信任。“你知道的真多”“原来你都有关注新闻呢”等肯定的话,这些都是很好的信任的表达。与幼儿建立积极良好的互动,营造信任式的氛围,这样有助于幼儿自信地表达、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能容易接受他人的想法,从而内化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J]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丁娟,《在足球活动中促进幼儿体验式学习》[D]幼儿教育,2020
        作者姓名:高姝文
        刊登学校或单位: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单位邮编:361000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9年度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策略+FJJKXB19-554”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