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卿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福建三明 366100
【摘 要】细读题、读懂题;读透教材;准确提炼核心问题;实实在在落实练习等等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细节问题。
【关键词】“读”、“透”、“准”、“实”
审视今天的数学学习,许多精彩因为细节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精彩的数学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我们应当从关注细节开始,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努力构建数学深度学习课堂。围绕“细节和深度学习”,我想和大家一块儿分享4个关键词“读”、“透”、“准”、“实”。
一、读——细读题、读数学、悟知识。
现如今,“读”不再是语文课的专用名词,我们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阅读能力都很强。每次考试过后分析错题原因:从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各种题型的答题情况,无一不体现出学生题意不明,漏看了题目条件或要求,审题、析题能力极其差。我认为教师指导阅读要细致,要手把手地教给方法,要整学期、整年,甚至坚持几年,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养成良好地数学读题习惯,达到深悟知识、深度学习的目的。
1.读题三遍,其义自见。
数学离不开题,读题是最直接的“读”,低年级老师可以大声地带读几遍,中高年级可以反复诵读,读通、读懂、读顺对数学学习同样重要。不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边读还要边动笔画一画、圈一圈,关键字词打打小三角号,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标上小问号等等,学会像语文一样咬文嚼字地去读数学文本、理解数学题意 。我们还提出三遍读题法:第一遍,了解题意,明白说了是件什么事情;第二遍,划出关键词,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三遍,弄清“每一步求什么”。新授课预习时至少要读文本3遍以上,解题时每道题题目至少也要读3遍以上,要求慢点读,边读边思考,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分率句的含义等等,读懂了读透了就将书读厚了,就能真正正确理解题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从而养成良好的慢阅读细阅读的读题习惯。
2.读小知识,知其究竟。
数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如:五线谱里音符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什么是黄金比、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等等。例如,六年级学习了比的意义、化简比之后,可以在下课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知识——什么是黄金比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回去收集相关资料,第二天课前进行2—3分钟的小知识宣讲。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非常高,回家认真阅读,认真准备,第二天宣讲时还在纸上画了图进行直观演示。这样的阅读小活动我们要多举行,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感受数学的文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起到的却是深度学习的作用。
二、透——细读、读透,深层次领悟教材。
每每和同事们集体备课、听课议课时,听到最多的都是教材我读了,读了好多遍呢?真的读透了吗,读懂了吗?如:一年级上册《用数序解决问题》中的教材情境图用一排树挡住了两位同学之间的人,咱们是一扫而过,根本没注意到,这里情境图起到了什么作用,实际上这个情境图是起到了习题范例的作用,应该在巩固练习中出现类似习题,让学生读懂情境、读明白题意,再进行练习,从而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再要注意的是教学中不能只一味去研究数数法怎么数,画图法怎么画,而要将数数法和画图法的一一对应联系起来,一个圆表示一个数,低年级就能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只是解读教材时两个小细节,但能清楚地展示出咱们读教材不够细,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是浅层次的。
以上只是解读教材时一个细节问题,但的的确确要引起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深思,教材只有通过慢读、细读、深读,读通、读懂、读透,这里我用到了6个读来强调读透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要关注教材中的细节部分,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搞清楚“教什么”的问题,才能为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做好铺垫。
三、准——提炼核心问题要准而深。
“核心问题”必然是整节课的题眼,必然指向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也由此能引领学生更多地关于数学本质的思考。每一节课的“核心问题”的提炼要“准”和“深”。所谓“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什么可以看成是教学的重点,二是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什么是学习的难点;所谓“深”:是指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学习。
“核心问题”应该是少而精,并且有足够的含金量,能够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核心问题”的提炼应该凸显数学学习的本质,能够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如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中,我们教学中习惯与以“放大前后,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作为问题引领,如果仔细思考,这样的核心问题着眼点偏窄,儿童的容易缺乏认真思考。我们不应简单地看待放大前后的长和宽的关系上,更应提出的:在“放大”与“缩小”的情况下,图形中有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又有哪些因素保持不变?
“核心问题”提炼的是否准确,解决的就是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更应该在平时备课中,反复锤炼自己提炼“核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纠正,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数学的深度学习。
四、实——落实练习要讲求实效、习题反馈要关注生成。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课的比重远远大于新授课的比重,高质量的练习是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
1.落实和保证练习时间。
数学课需要学生们安安静静、静下来独立思考,更需要独立完成习题,来检验这节课所学知识,是否掌握了。因此,老师们一定要保证每一节数学课给学生十分钟独立练习的时间,这十分钟,老师们可以有意识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对后进生进行适时指导。
2.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精讲练习。
首先,数学课外作业不要布置太多,一多就没质量了。因此布置作业要适可而止,宜少而精。其次讲评作业也不要题题讲,学生最不爱听讲评作业,课前应该分析自己所布置的作业,作上标记,哪些是必讲、详讲的,哪些是不用讲的,哪些是稍微强调就行的等等,课前一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要对习题做好分类。第三,真的进行习题反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解题思路,让学生来补充不同想法,这样练习课才能“活”起来,才能各抒己见、百花其放,达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才能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3.关注生成,以错题为资源,促进深度学习。
习题反馈,肯定是必需的,怎么做更有效呢。一是精选学生中的典型错例,以本班学生生成的错例为突破口,展示上去,让全班同学当小老师共同来发现错误,来纠错,这样学生积极性也高,且又记得牢。二是习题讲评完,要再小结提炼,加深认知。“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咱们一定要注意什么,不能怎么样了”也可以这样问“今后解决这类问题,你想提醒你的同学注意什么?老师看看谁提得最到位”三言两语,就把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了。这只是一个小细节,只有坚持做,深度学习一定能在你的数学课堂上每天发生。只有扎扎实实、持之以恒,重视细节、关注细节,才能真正达到构建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十讲》小学数学教师,2019.9.
[2] 马云鹏.《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 2019.3.
此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级课题《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 :TKTX—2049
作者简介:吴明卿(1974.07- )女,福建大田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