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背景下家园共育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以大班小志愿者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廖水连
[导读] 本文以现阶段幼儿志愿者活动前测为前提,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
        廖水连
        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幼儿志愿者活动前测为前提,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以生活体验下的家园共育为基点,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研究出发,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提出充分挖掘资源、创新体验形式、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关键词:生活体验 家园共育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斯伯乐(1972)最早提出的,主要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3]所以,简单地通过谈话、观看录像、故事渲染等形式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虚拟情境又往往与幼儿的实际相差甚远。将基于幼儿生活体验的家园共育融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下到场景、角色和行为完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体验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与分析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一日活动中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但大多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大班“小志愿者”活动为例,该活动在本园一直都有开展,如小班新生入园的“大带小”活动、每日清晨校园门口的“小迎宾”、结合节日开展的“走进社区给爷爷奶奶送温暖”等,但大多流于形式、缺乏思考与深入探究。在以上活动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小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对大班幼儿现阶段小志愿者活动情况,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开展了前测并针对结果展开分析研讨。
        (一)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
        许多幼儿在认知层面知道分享、合作和帮助等是“好行为”,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能主动产生这些“好行为”的并不太多,也就是说,幼儿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以大班“小志愿者”活动为例,大部分孩子对志愿者这一角色有初步的认识,粗浅的了解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但在整个观察、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1.认知方面:50%的幼儿知道志愿者的作用是“帮助他人”;30%的幼儿对志愿者的了解较为狭隘,将其定义为门口穿红色马夹站岗的、疫情期间帮助他人测体温的;10%的幼儿对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及其作用等不了解;10%的幼儿将志愿者错误的定义为医生、清洁工人等。
        2.情感方面:50%的幼儿对志愿者这一角色有较强的向往愿望,认为这是做好事,能帮助别人自己很开心;20%的幼儿对成为志愿者呈可有可无态度,认为志愿者是“大人”的事、是一项任务;30%的幼儿表示不愿成为一名志愿者,其中10%的幼儿表示作为志愿者很辛苦、20%的幼儿不能说明不想成为志愿者的原因。
        3.行为方面:50%的幼儿知道志愿者的作用也表示乐意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他人,但是在实际活动及平日观察发现主动产生“好行为”的并不多,更多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或暗示。在正在开展的活动中,活动前幼儿虽有一定的计划,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其他因素干扰不愿坚持、随意开展或与某一“利益”划上等号。
        (二)现状分析
        从小志愿者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观察及谈话所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幼儿亲社会行为待进一步培养,结合幼儿平时的小志愿者活动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
        1.灌输性强,实际体验不足
        在平时的志愿者活动中,幼儿更多处于被安排、被暗示等被动的活动状态。志愿者活动内容、对象、形式等等教师或家长以商量、安排妥当,而幼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出场”。有时,虽然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制定“志愿者行动”计划,但往往为了使活动看起来丰富,添加了较多成人自己的主观意见而使幼儿计划与实际行动背离。久而久之,在接下来的志愿者活动中幼儿习惯性的听从成人安排而不去思考自己想做什么,究竟该怎么做。
        2.家园互动不足,幼儿经验断联
        在园本课程“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理念引领下,老师越来越有意识地创设社会领域学习的体验环境、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但是家园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幼儿园的各个活动无法延伸致使幼儿的经验断联,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忽视个体差异,幼儿主体地位缺乏
        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但老师们往往会忽视幼儿在年龄、个性、气质、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面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问题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与介入。


        二、基于生活体验的家园共育模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
        (一)家园共把脉,立足发展现状,把握体验的内容
        通过多样家访、家长沙龙、问卷、日常观察、阶段测评等形式,结合幼儿社会性发展指标与家长共同了解、分析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现状,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关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人、事、物。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以我园大班“小志愿者”活动为例,我们在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的同时选择幼儿熟悉的、体验性较强的活动内容来作为小志愿者活动的重点,如:走进社区慰问空巢老人、参与每周三的路长活动、结合每年9月份新生入园的小小引“路”者以及幼儿园志愿小导游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孩子身边的事或者经常都能看到现象。在孩子的亲身体验中引导孩子拓展对“志愿者”这一角色的理解以及萌发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家园重共享,充分挖掘资源,扩展体验的宽度
        幼儿园与家庭间有着彼此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家庭与幼儿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灵活。所以,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家长和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以大班“小志愿者”活动为例,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社区资源,借家长在社区工作的契机带着孩子们走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共同参与活动、采访志愿者等方式近距离地了解志愿者,对志愿者产生钦佩之情。用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去激发、启迪孩子,扩展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三)家园共探索,创新体验形式,增加体验的深度
        1.“自我”真实角色体验
        “自我”真实角色的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设计专门的社会行为体验活动,安排幼儿承担工作任务即真实的角色,来达成对自己角色的体验感知,对自身角色的反省,以增进幼儿对自己社会角色及原有角色的理解。如在“小志愿者”活动中,我们通过近距离与生活中的志愿者接触、回班后的分享交流、平时观察的即刻记录等来引导幼儿关注志愿者、了解志愿者。在较深刻的认知志愿者后,孩子们主动提出扩大志愿者队伍、细化志愿者类型。于是,校园便开展了一次志愿者招牌会,孩子们通过制作海报、宣传单、校园小广播等形式说明征集志愿者的意图与要求,呼吁幼儿园其他班级、其他年段的孩子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在志愿者队伍扩大的同时孩子们还将志愿者依据同伴的特长与兴趣分为“垃分队”负责幼儿园“小海鸥”行动活动;“外交队”负责幼儿园的接待工作,如:向客人老师介绍幼儿园、为客人老师引路等;“爱园队”负责幼儿园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以及文明检查与宣传,如在每周一约中将幼儿园近期发现的问题用写信、面谈等形式与园长妈妈互动。“关爱队”负责向幼儿园、社区送爱心,如慰问空巢老人、下雨时将来园的小朋友从幼儿园门口送至幼儿园长廊......
        2.生活场景中的角色体验
        幼儿与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体差异、家庭、经历的不同,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理解造成一定偏差。通过场景、事件、人物的置换而达成的真实角色转换的体验活动,会淡化原有的权威,使我变成你,你变成我,从而经历对方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和在针对性、特定情境中的两种角色体验活动。如在小志愿者活动之“小海鸥”行动中孩子们通过每周一的“集动集西”,与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分类可回收物,走进社区用分发传单、可回收物创意展、义卖活动等宣传垃圾分类,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志愿者的重要性、升华情感。
        创新体验的形式,我们重点就是转变视角,充分尊重儿童本位,让孩子自主策划、自主体验、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生活体验中,在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共育中发展亲社会行为。
        (四)家园互构建,完善评价体系,提升体验的温度
        除了多角度的观察、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幼儿共同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外,家庭也是评价幼儿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只扮演观看评价结果的角色,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参与到教育评价工作中来。家长的评价能否对教育活动的开展真正起到作用,需要管理者和教师认真制定评价内容,引导家长积极互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首先,我们设计了“家有儿女”记录表,引导家长客观、及时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帮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开展适宜,有效地教育工作。其次,在“小小志愿者”活动中,我园的家长会收到一份评价表,通过这样一份调查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长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对教师管理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评价以及对我们活动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饶春梅.家园共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养成的意义和作用.《幼教园地》2019.12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9
        [4]庞婷文.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8.5.19
        作者姓名:廖水连
        刊登学校或单位: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单位邮编:361000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9年度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策略+FJJKXB19-554”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