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韩业丰
[导读]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是未来各行各业都应倡导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貌,更是人人都应追求的理想情怀和卓越品性
        韩业丰
        (铁人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  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是未来各行各业都应倡导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貌,更是人人都应追求的理想情怀和卓越品性。这意味着,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面对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风貌、专注求精的职业品质和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新时代;工匠精神;思想政治课程;路径;

        大学课程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集中的反映了教育的功能和特性。新时代工匠精神要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要发挥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现有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切实做好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的课程建设。
        1.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编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增添教材活力
        教材是学生集中系统学习大量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老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校思政教材的编写要反映当前社会的国情风貌,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时代际遇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精神禀性。但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时代的精神风貌也不是一成不变,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政课程现有教材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多了一些空洞说教的成分,降低了对于学生的现实影响。而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的“尚德、求精,专注”等诸多优秀品质,有着时代涌现出的工匠大师们活生生的示例支撑,将其编入教材之中,有利于练就大学生自身过硬的素质本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激发课堂趣味
        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决定性环节,要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走进学生“心头”。首先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坚持适度培育和个性融入的原则,因材施教,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的特色话语体系。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系统的讲解人的主观精神对于客观世界巨大的能动作用,适时帮助学生意识到专注、求精、创新的做事风格与态度对于自己未来职场和人生的重要的作用,实现学生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自我需求感。除此之外,在科学社会主义章节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讲解中,强调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各尽所能劳动原则,使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此来端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培养他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之情。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以通过对于科学发展观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等的系统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经济驱动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教师此时可以伺机讲解一些个人创新对于整个时代进步起推动作用的案例故事,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于创新卓越的品质认知,在以后的学习和做事中养成“切磋琢磨”的做事风格,逐渐上升到创新卓越的匠心品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践行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融入有效结合,在讲解人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章节,重点强调敬业、诚信、守法等思想品质和价值理念,帮助学生理清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大关系,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的方向,培育坚定而又优秀的职业品质,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行业先锋,做时代的建设者。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新时代工匠精神“严谨专注,崇思尚精”的精神特性,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忠于品质,追求创新的思维习惯和做事理念。其一,要充分发挥“以己之力,推己及人”的榜样影响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到场、听课情况来表扬先进同学,适时抓住教育契机讲述“早到、专注”这些优良品质在未来职场的重要性,来厚植课堂工匠文化。其二,要充分运用“不问不悱,不启不发”的问题导向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现实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问题的交流和探讨中来,引导他们以最优化的思路来实现问题的最后解决,培养他们敢于琢磨的心态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其三,要发扬“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工匠情怀,在课堂教学中巧用项目模拟法和现场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真实背景的模拟或真实项目的操练,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以个人负责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解决一些与专业挂钩的现实性问题,同时通过走访各大研究、院所等等来增加专业领域的见闻和自身项目成果的转化。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知不再是只处于概念性的认知和情感式的认同,而与自身的学业成果和现实行为“挂钩”。有利于新时代工匠精神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入脑”、“入心”再到“入行”。
        3. 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纳入大学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保障课程质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考核体系已趋向完善,以学分制为基础的考试制度和以教学评价为重要补充的大学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纳入大学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开展针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素质与培养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利于克服融入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掌握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知、培育和践行情况。其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随堂测验和发放问卷的形式,来掌握学生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相关政策形式的了解情况,以保障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穿插、重点讲解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其二,教师可以制定一份课堂中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和体现的量化表,将学生上课期间的综合表现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因子作为量化标准,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完成度和新时代工匠精神弘扬和践行度的重要标准,也可以作为课后教师评价学生个人重要的评价依据。其三,在开展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终结性的教学评价,形成终结性和形成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形式。对于学生正在形成的思想品性和精神素养等方面实现动态参评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学生纸质化和最终性的成绩认定,而是对于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日益累加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素养立足“从无到有”和“从微到强”的发展态势进行形成性的认定,在最终的教学评价时开展个人自评和他人互评的形式来“明弱项,补短板”,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身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形式来明确学生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弘扬和践行的发展态势,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减少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主观理解之间的“误差”。
        参考文献:
        【1】张子睿,樊凯:工匠精神与工匠精神养成引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2】刘伟杰,王可月.“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
        作者简介:韩业丰(1987-),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本科学历,大庆铁人学院党政办公室党务秘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