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邹丽丽
[导读]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生的精神、社会知识、文化素养等方面对学生人文精神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邹丽丽
        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摘要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生的精神、社会知识、文化素养等方面对学生人文精神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而教育中人文元素的提升也是当今中国高校教育的重要需求。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丰富自身的综合素养,开展更为丰富全面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精神;对策
        正文
        1.前言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受“体质论”或“技能论”的影响,囿于一门体育技术课程或一项身体技能运动,以训练技艺、增强体质为目的,窄化了体育的教育形式和功能,仅仅将体育教育教学匍匐在器物的层面上,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生理机能的改善,轻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对体育认知片面,进而排斥和歧视体育。而在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拓展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有效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研究表明体育教育本身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便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体育学科在育人育才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21 世纪以来,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将“开齐开足体育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加以明确,更加体现出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化。深入挖掘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动发挥和释放大学体育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既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
        2.高校体育文化发挥的育人作用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 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 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情操、风格也靠文化培养。人们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价值都离不开文化。毫无疑问,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相同性,教育的目标也具有“立德树人”的共同性,教育功能上在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团结协作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培养等诸多方面二者都有互动性。本文认为,大学体育关乎高校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承担增强大学生体质的任务;另一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对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投入情况、发展势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能够实现在体育锻炼中收获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结合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渗透进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技术课教学中,利用投影播放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夺冠的赛事集锦,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技能到现在的主动式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技能学习的同时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这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穿插进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项目技能,还要求学生应掌握该项目的理论知识,将技能、理论和做人联系起来。最后,与思想人文素养的结合还可以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实现。当前,高校学生尚未进入社会,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处于不稳定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基本理论与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公民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依据,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为荣。

国家建设需要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体育教育与人文相结合的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体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做出更多相关改变以及努力。
        3.1.加强与体育教学内容的结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的运动项目之间有不同内容和特点,因此,在教学根据不同的体育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十分关键。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必须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一些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可采用竞赛法,让学生有更多地体验竞赛内容的机会。竞赛法是培养学生多方面品质的重要形式。为了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学生们在平日的训练中就必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负荷,这无形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竞赛规则必须去遵守,不然就要受到规则的制裁,这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规则意识。
        3.2.建设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追求,对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着启迪灵魂、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它的建设应该植根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础上,主动承载大学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因此,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既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度、价值追求相契合,又不能偏离当代的体育价值导向和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如北京大学明确指出了体育应以造就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提出“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的体育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为体育理念; 重庆大学确立了以“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淡化竞技、注重趣味,面向全体学生”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人”为宗旨的体育理念等等。相较而言,西方大学则比较重视对体育精神凝练和体育价值方面的追求。如布朗大学在其宣言中说: “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通过团队协作、为社区服务、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具备正直、诚实、奉献、拼搏、百折不挠、自尊自豪的品行。”杜克大学言道: “我们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我们深信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校际体育竞赛锻炼了学生们令人推崇的品行。这些品行有助于他们的发展和今后的成功,包括发挥特长、力争最优表现、遵守最高标准的纪律要求、学会合作、追求团队共同目标、恪守公平与尊重的行为准则”
        结论
        人文素养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的比重,这应当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增加相关投入,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凯.“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15-116.
        2.黄峰.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内江科技,2020,41(12):75-76.
        3.杨玲.高校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1):87-93
        4.徐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1):94-99.
        5.徐伟.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作者简介:邹丽丽(1974-?),女,汉族,辽宁辽阳人,本科学历,黑龙江省大庆职业学院军事体育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和发展方向,运动医学保健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