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社会领域集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孙宇雯
[导读] 体验式教学注重幼儿的主体体验,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主动性,以提高活动质量
        孙宇雯
        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摘要:体验式教学注重幼儿的主体体验,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主动性,以提高活动质量。本文结合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工作,探讨了把体验式教学运用于社会活动的实施应用问题,并就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上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提升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社会领域
        一、体验式社会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体验式教学注重幼儿主体性,体验式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是体验式学习与社会教育的融合,更加注重实践,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与人交往、动手、体验、观察、思考、表现,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的发展社会性,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为传统,未与时俱进。
        因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社会教学活动内容选择较为传统单一,习惯依照教参,照搬“优秀课例”,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活动,多以教师预设为主,忽略了幼儿周边教育契机与资源,未把握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较少创新。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体验不足。
        教师授课教学方式较传统,以教师说道为主,这样光靠语言问答式的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较为乏味,幼儿获取社会经验的通道较为单一,体验不足,在活动中看了,听了,却不一定会内化到心里。
        3.忽略后续追踪,缺乏延续性。
        在以往社会领域教学中,教师大多追求的是“一次性”学习,即完成当下教学活动。但幼儿社会性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当下教学活动可能让幼儿在社会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经验有所提升,但若忽略了活动的延续性,后续无追踪,则幼儿很容易遗忘。
        三、体验式教学在社会领域集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奠定体验式学习前提基础
        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制约着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选择社会教学内容上时,必须以幼儿为本,立足于幼儿已有经验,让教育内容真的能让幼儿有所体验,被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教学内容:
        1.源于幼儿兴趣需要,梳理零散经验
        兴趣是幼儿乐于体验的前提,在内容选择上,要遵守幼儿在前原则,教师要倾听幼儿心声,及时捕捉幼儿兴趣点和“哇”时刻,生成有价值的社会活动。
        如厦门刚开通地铁时,幼儿在日常谈话中热烈讨论地铁的相关事项,由此老师结合搭地铁方式、文明搭地铁等内容开展了社会活动《地铁里的秘密》,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关于地铁的经验。
        2.源于幼儿问题需要,提升关键经验
        《指南》对幼儿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进行了梳理,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应多关注幼儿需求,源于幼儿问题,结合关键经验确定教学内容。
        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教师发现幼儿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不足,于是开展了《我会排队》《打招呼》等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提高适应能力;中班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发现幼儿搬椅子、收玩具、餐具等没有轻拿轻放,因此,开展《我会轻轻》以培养幼儿社会行为规则。
        3.源于幼儿周边热点,关注社会变化
        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让社会活动也“与时俱进”,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幼儿更全面地、多元地了解社会,从中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与知识。
        如结合当下疫情,许多英雄涌入大家视野,谁是英雄?为什么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教师开展《致敬英雄》,让幼儿认识疫情中涌现的诸多英雄,给孩子们心里留下了真英雄的正确价值观。
        (二)灵活运用多种体验式教学法,保障教学活动效果
        社会活动既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感知,在开展社会领域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教学法。
        1.巧用游戏,激发幼儿深层体验。
        幼儿体验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易接受的方式就是游戏体验,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所以教师在社会领域的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社会效果,调节幼儿的自身情绪。[2]如:在大班社会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活动中,教师采用钻圈圈游戏体验方式,让幼儿通过游戏直观感受对比有规则和没有规则的游戏哪一种更好玩,幼儿在游戏中深切体验到有规则的游戏不仅更公平、更有秩序,还更加安全,也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和便利性。            
        2.善用多媒体,丰富幼儿感官体验
        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资源得以扩充,丰富的彩色图案、悦耳的音频和生动的视频,幼儿能够更为真切直接地接触世间多种美好的事物,获得更愉悦的视觉、听觉享受。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照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吸引幼儿注意,丰富幼儿感官体验。如在《我会打招呼》活动中,教师在班级四周布置各种方式“打招呼”的照片展,同时提供不同方式打招呼的视频在ipad、电脑里播放,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的过程中更加直观的认识到多种不同的打招呼方式。
        3.实地参观,鼓励幼儿自主体验
        深入实地现场的参观是教学中最为直观、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实地自主体验观察。如在《地铁里的箭头》活动中,老师提前组织孩子实地参观了地铁,孩子们通过自己寻找、询问等方式寻找地铁里的箭头并进行记录,通过参观活动,幼儿在细致的观察中认识了地铁及地铁里的箭头,在后期的讨论分享中孩子们就很热烈、踊跃的发表自己的发现。对于地铁里的箭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4.角色扮演,激活幼儿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扮演角色中,幼儿能亲自体验该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感知社会角色,强化社会情感。如在社会教学《盲人的世界》中,老师请幼儿蒙上眼睛一段时间,询问幼儿感觉,幼儿表示“太黑了”“很不方便”,而后教师请来了真正的盲人和盲人的工具盲书、盲杖等让孩子观赏、体验,孩子们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盲人工作的艰辛,以及他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5.创设情境,引发幼儿良好体验
        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可以激发幼儿体验的兴趣,让幼儿真正快乐、轻松地感知生活,感悟生活,切切实实提高社会教学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创设的功能。 [3]
        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后,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而然运用刚梳理的经验,以此巩固经验的习得。如在《打招呼》教学中,在认识、梳理了各种各样的打招呼方式后,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视频,真实还原了午饭时、睡觉后、玩游戏等情景,让孩子们思考适合的打招呼方式并在情境中直接行动出来,幼儿在思考、行动的过程中也更加明白了不同场合可以采取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只要适合即可。
        (三)注重活动成效追踪,延续体验式学习成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可能教师追求的是“一次性”学习,即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是否学到知识。而在体验式社会活动中注重的是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延续性,继续追踪活动成效,并合理利用各方资源,增强幼儿后续体验感。
        如在《我会打招呼》活动前期,教师有意识对本班幼儿打招呼意识进行前测:
        中四班《我会打招呼》集中活动集课测评
        前测(共37人)

        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本班幼儿进行打招呼行为的后测:
        中四班《我会打招呼》集中活动集课测评
        后测(共37人)

        通过前测和后测来追踪活动的成果,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追踪,方便教师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且对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彩华. 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3):56-57.
        [2]蒋雪.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中的运用. 东方教育2017年15期
        [3]简析运用情境创设提高幼儿社会领域教学.2006.
        


        作者姓名:孙宇雯
        刊登学校或单位: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单位邮编:361000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9年度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实施策略+FJJKXB19-554”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