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羽
南宁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
【摘 要】青春期是人生理上从童年期间向成年期过渡的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着独特的变化。青春期残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社会对其教育重点普遍以生活为核心,其青春期性教育往往会被忽视。本文以生命质量为视角,运用小组工作对学校内培智班8对亲子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性的伦理道德、法制等培养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青春期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残障儿童青春期健康水平,试图探索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组工作;青春期性教育;残障儿童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在不断深入,所有培智学校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智障儿童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怎样适应社会。新课程方案的课程思想就是以生活为核心,突出特殊教育的特色。残障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以及特殊性,照顾着以及学校教育的关注点往往都会偏重于自身生活能力的培育,而对于其青春期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往往会被忽视。但残障儿童的青春期性教育也应与生活技能一样需要被重视与关注,笔者通过对L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的8对亲子开展残障儿童的青春期性教育小组工作,引导残障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提升家庭照顾着对于残障儿童青春期健康的重视,可以更好的提升残障儿童生活质量,预防和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理论指导
学者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学者汪基德指出: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它有广义与侠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怀而且包含对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2]。本文将采用汪基德广义生命教育的定义,即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包含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健康与发展,结合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发展现状,运用小组工作,以自然生命为维度,引导组员认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任务。
二、小组工作介入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实务过程
(一)小组背景
L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为教育对象为盲、聋两类残疾儿童,聋教育从学前康复一直到高中阶段,盲教育现今主要是小学阶段,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此外,根据服务现状以及需求,学校开设培智班,主要对象为自闭症、智力障碍和唐氏综合征等儿童,年龄在12岁左右,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班级,主要以生活技能学习为主。笔者所在社工机构承接该区域未成年人保护项目,通过调研发现这一类群体的需求,采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进行介入,开展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小组。家庭教育是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缓解,残障儿童家庭照顾者对于青春期性教育的了解度以及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小组组员将以亲子的形式,邀请儿童照顾者参与到小组中,共招募到8对亲子参与小组中。
(二)小组目标
通过对残障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将性价值、性别认识、维护性健康等内容进行普及,引导儿童形成性别同一性,形成正确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学会自我保护,提升家长的青春期知识与教育能力,促进残障儿童青春期健康发育。
(三)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1)小组筹备
在小组开展前,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征与需求,结合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专业工作方法与技巧制定小组服务计划书,查阅该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准备好相关的物资,做好服务的准备。
(2)小组初期
小组初期的目标是小组目标的共同制定、小组契约的建立,建立对小组及社会工作者的相互信任、消除顾虑。并观看性教育视频,让组员对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整节小组过程中家长与社会工作者、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强,家长的参与度比较高;由于组员都是特殊的孩子,他们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在小组结束后有一个女组员和一个男组员手拉手一起去阅读墙上契约树的内容。
社会工作者设计的分享互动环节比较少,只有在制定契约环节是要求组员把自己想到的契约写在便利贴上,签上名字,贴到墙上的契约树。其余环节大部分都是社会工作者讲解,组员只是单方面地接收社会工作者的信息,小组氛围不够活跃。组员在制定契约环节会积极参与,观看视频的时候比较安静,最后的布置作业环节则比较热闹,组员会向社会工作者提出对于作业的一些疑问,比如:电子版的照片是否可以?合影是否可以等,可以看出家长能积极融入小组。
(3)小组中期
小组中期的目标主要是:介绍青春期的相关生理知识、卫生护理常识、认识,向组员介绍智障儿童青春期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践中。
本阶段作为小组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工作者的引领下,组员的发言和沟通交流比较多,小组气氛比较热烈。。在讨论青春期问题行为表现的环节,组员以更投入的姿态融入小组,向社会工作者透露了组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青春期问题行为表现,家长向社会工作者提出了针对青春期不良行为问题该如何矫正的疑问,直接促成社会工作者临时调整小组方案,把原来的异性交往指导小组内容改为青春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内容。
(4)小组后期
小组后期小组内容主要是预防性侵害的PPT讲解及观看视频,巩固小组所学内容,为小组结束做好准备。在本阶段,社会工作者继续扮演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让组员了解什么是性侵害、性侵害的形式、性侵害容易发生的地方、遇到性侵害该怎么办?防身措施与技巧、防范性侵害十大注意事项等信息。看视频过程中,家长会把视频的内容讲解给身边的孩子知道,并叮嘱一些注意事项,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家长之间则会就视频内容进行交流,相互讨论。
三、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对策及建议
(一)以小组工作为手法开展同质性教育
一般而言,学校青春期性教育都是以讲座或者是班会的形式进行,运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较为少见。通过本次服务可发现小组工作运用于青春期性教育存在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小组工作采用需求评估的方式,考虑组员的需求,能够针对性的设计各个模块以及服务进行回应。其次,小组的人数控制在16人以内,可以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观察到每个组员在小组中的表现。最后,青春期性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话题都较为隐私,人数众多会使得组员感到尴尬以及担忧,小组工作则遵循保密原则,保护组员隐私。
(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相互支持的青春期性教育系统
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性教育之外,也需要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系统的保障。在家庭教育中,创建于营造民主、轻松的家庭氛围。以积极、明朗的态度来回应与解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并往正确的方向引领。使得孩子能够掌握正确的性知识与性观念。学校也应为残障儿童传授科学、系统的性知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性态度。应形成家庭打基础、学校建主体、社会促强化的系统工程,共同促进残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29
[2] 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J].课程·教材·教法.2004(5):78-80
[3] 何晓莉. 女童反性侵教育的小组工作介入探索[D].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