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冯保东
[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I科,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
        冯保东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甘肃白银 730900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I科,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记录资料、归纳实验结论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科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实验探究兴趣
        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激发探究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均可运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合理,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灵活选择、运用,使实验导入真正成为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2、要认真备课,做好下水实验
        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还应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前知识水平有相当准确的把握。在实验探究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才能使实验探究更为有价值。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只有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来设计、选取合理的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让学生由材料引发经历,由经历形成科学认识,方便实验探究活动的是顺利开展,最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3、要充分准备好实验材料
        科学课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材料来上科学课是非常尴尬的。因此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准备材料。特别要利用好学生这个资源来准备材料,科学课准备实验材料不仅包括教师的准备,也有学生的准备。很多分组实验材料单凭老师一人去准备是很难完成的,那不仅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而且准备实验材料全由教师代替学生准备,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那样相反让学生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准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准备材料的良好习惯。
        4、掌握好实验课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操作实验,还是观察实验,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复杂和规范,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一种科学能力,这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实验课教学,一般要遵循“提出问题—猜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这些基本环节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记录是表达交流、推测、分析得出结论的事实依据 。


        (1)、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猜测假设: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或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设计实验方案: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是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的保证。在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导致实验现象出不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前没有把实验的方案设计好或者是设计得不够合理造成的。
        (4)实验验证: 鼓励学生做好实验,这是实验课中占主体地位的教学环节,这一步骤要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给学生一些方法性的指导,启发学生多实验勤观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妙,围绕问题和现象积极思考。
        (5)讨论交流:口头汇报交流要求学生如实描述实验的结果,充分发表意见,哪怕是不同意见也要让学生讲出来,以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书面汇报交流指学生根据实验的客观情况填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单。

 

        5.落实科学课常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小学生一进实验室就感到新鲜有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或者就算在教室里上课,面对桌上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也会一会儿摆弄这个,一会摆弄那样的,将老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严重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科学实验课的教学一定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6.实验教学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能把视频、动画、声音、文字集于一体,形象生动。在启发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时候,教师可选择一些电脑动画来引导学生,减少他们的实验盲目性。有一些实验的过程极短,如电路的连接过程,可以用慢镜头或动画表示。一些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根能吸收水分等,可用动画显示。这就充分说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
        7、激励导向的实验评价,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实验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实验评价对于学生一些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的实验评价要围绕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方法创新的能力、团队协作、科学探究的能力等进行评价,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互补、互促,调动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的积极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实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用打分的形式,也可以用奖小红花的形式,以激励为目的。同时还要关注平时少言少语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讨论,多动手实验,及时肯定和鼓励进步,从而促进小组实验的高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而维持学生实验的热情。

        总之,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整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真正上好一节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带动思维,用思维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创造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进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显科学课的教学功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