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丰 冯培家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机械制造行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较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缺陷。为了提升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满足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机制,在人才培养中引入现代学徒制,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引言
当前制造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刻变革中,互联网、人工智能对传统的制造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快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并能对传统的技术具有基本的了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合作培养,校内校外教师协同育人,在培养满足现代化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优化并继承了传统的操作技艺。互联网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两者的结合必然能促进现代职业教学改革,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职业技术人才。
1高职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①智能制造时代的基本内涵,智能制造与以往制造活动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都有很大的差别,《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②智能制造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制造业的智能升级需要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装备进一步深入融合,带来了产业的加速转型升级,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实现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储备,这种专业知识不能从单一的学科中来,必须是系统化、复合的跨学科知识。智能制造带来了制造方式的变革,机器不仅能够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还可以接管许多脑力劳动,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随之进行调整,面对智能机器,改变原来工作岗位中仅仅是操作执行的角色,担任规划决策者、维护者、监督管理者等更为多样的角色,这种转变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设计决策知识等作为保障。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端,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岗位问题也就越来越复杂,只有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分析判断,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完成更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工作,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
2高职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老牌专业,其生源数量、生源素质和就业形势都呈现稳定发展状态。在智能制造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工作要求发生了变化,制造业的技术技能人才虽然数目庞大,但还是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人才能力素质有所欠缺,主要问题有:①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存在差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对接不够紧密,校内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岗位技能难以实现无缝连接;②教师的实践水平有待提高,能熟练指导实践技能的教师比例不足,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人数较少;③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合作企业,但是系统长期性的合作还较少,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尚需提高。
2.2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状况
为培养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随之改革,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取消或压缩了部分传统课程、不断加大实践课程学时、开设更加丰富的选修课程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做法。此外,高职院校也在教师培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断推进工作。
3高职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的对策
3.1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突出“职业性”,要考虑相近学科之间知识点的通用和交叉,注重智能制造最新理念的融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课程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集中实训课、任选课六部分。专业基础课中有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核心课中有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等;专业拓展课中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产品三维设计、智能制造技术等;集中实训课中有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与调试、数控加工实训等;任选课中有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看,课程体现出智能化的特征,尤其是融入了工业机器人元素,同时也体现了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课程的学期安排上看,课程内容要在前五个学期完成,第一、二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这些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通用性专业能力;第三、四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专项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到企业中实习,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同时,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和深化,在适当的学期安排有集中实训课。
3.2依据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需求,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找准目标定位,也就是将工科各专业学生在毕业时究竟应具备怎么样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具体化,并将这一能力培养与理论、实践教学实现对接。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而言,其创新能力应体现在产品外观及结构改进设计,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革新,产品加工工艺方法和工具、检具等的改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等等,强调的是新技术应用与改进。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毕业生一般面向企业的一线技术岗位就业,尽管各企业存在差异,但根据统计,毕业生主要从事检验测试、技术测量、辅助设计、工艺实施、加工制造、编程操作等技术岗位,所需的创新能力即是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围绕以上技术岗位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以工艺实施岗位为例,制造同样的零件,所编排工艺与实施过程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制造周期和成本,因此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考虑实际生产条件,更趋合理的进行工艺编排和实施以缩短周期和减少零件制造成本即是一种创新能力!在工艺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都需要围绕这一能力作出相应的调整。其它专业亦是如此。
3.3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智能制造要求教师不仅能熟练传授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能指导实践课程与工程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方面急需具备的素质,比如创新性、创造力等。面对智能制造的冲击,积极采取了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院系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深入到岗位培训;完善实训基地条件,给教师提供实践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技能创新及创业竞赛;邀请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专家、技术能手为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3.4实行双导师制度
为保证学生岗上岗下学习和学校理论教学、工余集中培训、岗位训练和项目实践教育教学的师资指导,校企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发挥劳动模范、技能大师、首席工人等企业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双导师队伍。
结语
通过选拔特定培养人群,根据就业岗位情况设定创新能力培养具体目标,针对性制定培养方案、开发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资源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机械类专业在工科类专业中具有典型性,这一策略同样可以作为其它工科类专业的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
[2]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9:1-8.
[3]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9年度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9:58-71.
作者简介:
(1)李建丰(1989-),男,汉族,广西北海市人,本科,主要从事教师的工作。
(2)冯培家(1995-),男,壮族,广西北海市人,本科,主要从事教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