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400084
【摘要】在“智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工具,给中小学教育管理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教育部一则《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本文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提出颇具建设性、可操作性的解决之法。
【关键词】智能手机;中小学生;教育管理;环境营造
数字经济大潮席卷全社会,相对“封闭”的中小学校园也难以置身事外。
2021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等。
该通知直击“智时代”中小学教育的热点、痛点和难点,因此迅速引发全社会强烈关注。
笔者作为从事中学教育二十余年的一线教师,将从心理学理论、教学实作等多维度进行剖析。
结果与初衷不匹配
未来已来。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方兴未艾,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辩证地看,对于某些“特殊群体”而言,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普及,这个“特殊群体”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无论职业、无论学历,很多心智成熟、性格定型的成年人均被波及。
如此一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似乎根本无法幸免。上述通知出台后,一家教育管理线上平台随机选取500位家长进行调研,结果显示——
给孩子提供手机的占78.8%,仅有约两成家长表示“中小学生没必要使用手机”。在已经为孩子配置手机的家长中,高中之前就为孩子提供个人手机的近九成,其中甚至还包含大约2%的家长在孩子小学之前就已经提供个人手机。
本来,家长们给孩子配置手机的初衷是好的。该调研显示,“作为学习工具”“出于安全因素”“作为奖励方式”这三大初衷占据主流,分别为25%、56%、13%。仅有约5%的家长坦承是出于孩子的攀比心理才“被迫”提供手机。
但结果与初衷似乎并不匹配:为孩子配置手机后,“仅限于联系”(匹配“出于安全因素”)的比例仅18%;需要“家长监督限时”的高达37.3%、“偶而聊天、游戏”的占33%;“严重影响学习、作息”甚至“吃饭睡觉机不离手”的比例,合计超过11%。
以上调研结果,不排除部分家长出于面子考虑,刻意“弱化”了某些“不良”选项。由于是抽样调查,上述数据不一定精准,但所反映出的趋势还是准确的,也是相当惊人的,更是让全社会担忧的。
到底该由谁负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与初衷不匹配的情况?
一般人均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自我控制力差,自我约束力弱……这些说法都没错。
然而,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人类本来就是社会性的动物,从众、随大流、渴望交流等习性,既是人之自然属性,更是人之社会需求,看看你的周围,“低头族”“熬夜族”仍以成年人为主。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多数人来说,玩游戏、吃喝玩乐购等带来的心理快感,必然比学习、工作强烈得多,持久力长得多,成瘾性强得多——这跟人成年与否没有绝对关系,也不呈正比关系,顶多有程度上的差异。并且,成年人受到的监督和约束更少,一旦沉溺于智能手机,其后果更严重。
所以,不要一提起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这件事,就在心理上先入为主,就先占领道德制高点。站在更公允、更客观、更科学的立场上,家长、老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责,网络从业者、政府监管部门要负责,甚至沉溺于手机的诸多成年人也要负责——“成人世界”才是真正的责任方。
况且,从法律意义上说,中小学生是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该担的责还要小一些。他们只是不良手机使用大环境的真正受害者——
身体发育方面,视力、颈椎、脊柱等,以及由于缺少户外运动和正常作息导致的其他身体问题必然会产生;心理发育方面,暴力、色情等不良元素,以及游戏导致的易成瘾性、自控力下降等负面影响尤为严重,还有可能导致社交能力下降。
至于学习方面,从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到,真正把智能手机用作学习工具的比例并不高,需要家长额外担一份心思、耗费一番精力的“监督限时”,加上“严重影响学习、作息”“吃饭睡觉机不离手”等,家长们失望的几率可能远大于期望。
综上,以笔者多年的观察和调研来看,单就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智能手机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向作用。
办法总比问题多
问题揭开盖,总比捂着好。解决的办法,也总会比困难多。总体而言,中小学生与智能手机之间的“矛盾”归结于教育管理问题。
首先要明确一切解决办法的出发点:中小学生是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生理意义上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者,责任该由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负。明确这一点后,解决办法才更公正、更有效——
比如,家长们为孩子提供手机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安全因素”。重庆某知名中学的解决办法是:每个班级设置非智能“班机”公用制,便于家长与校方联系。还有功能单纯的学生手表,也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再如,试图把智能手机“用于学习工具”。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校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就能减少部分家长、老师的“借口”。还有,在智能时代,可控度远比手机更高的网络+电脑就可以用于“互联网+教育”,为什么非得要给中小学生提供智能手机呢?有多少中小学生靠手机来提升学习呢?
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还是全社会合力营造良好的“智学”大环境——
俗话说“跟啥人学啥样”,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强的,家长、老师等与孩子在一起时,首先就要起到示范作用,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工具,把自己管好。
同时,对中小学生加强引导。其一,摆事实、讲道理、举案例,把智能手机的正向作用、负面影响都说清楚,并不“偏袒”一方;其二,学校和家庭要制定管理规则(如重庆某小学的《智学公约》),更重要的是花大力气、从娃娃抓起培养“规则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三,循序渐进、合理引导孩子们掌握现代技术工具,不要把他们与“智时代”隔绝开来,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才是正道。
【结语】“互联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服务社会、促进成长,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匡丽娜,《教育部: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N】,《重庆日报》2021年2月2日
2、倍市得客户管理平台,《调研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现状》【N】,知乎网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