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武警院校学员法律素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刘颖
[导读]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武警院校的学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法律素质
        刘颖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武警院校的学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法律素质,这样的法律素质具有哪些内容和特征,这些内容的清晰明确将有利于深化院校改革创新。
        关键词:法律素质;概念;内涵;特征
        一、法律素质的概念
        法律素质这一概念,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随着国家社会法治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和素质教育相关的概念。就我国来说,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公民综合素质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组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公民法律素质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同时提高。
        统观人们对法律素质的概念理解,我们会发现,对于什么叫法律素质,不同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解从不间的角度对法律素质进行了定义。
        1、直接定义。一般都认为法律素质是人们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以法律意识为核心,以提高法律能力为着眼点,它是人们对法律、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以及能力的总称,它是人们探索法律现象,了解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运用现行法律对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及行为进行认识与评估的基础。
        2、要素性定义。就是通过对其组成要素的阐释,来实现对法律素质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通达百度百科,我们可以看到:法律素质是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法律推理的能力。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探知法律事实,即调查,搜索,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是法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法律素质是对于任何一个人才来说,都是其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过,在对其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有人就认为法律素质本身不是一种素质,它只是道德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法律素质到底是什么内容,不过是一种空泛的提法,并无实质的含义。其实法律素质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了法律素质主体对法律的认知、理解、接受、转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涉及到素质主体的语言、行为、思想等全面的信息,并且一个国家和社会法系素质的具体内容会随着法律文化的发展呈现动态发展的规律。我们既不能将信息素质简单地理解为道徳素质,却也不能将它与道徳素质完全分离;既不能认为法律素质是个空洞的概念,更不能理解为法律素质就是法律知识的集合。法律素质是个人在民主法治社会中对法律的一种认知和表达的需求。个人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通过自身的内化转化成为一种对法律知识重新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个人的思维、行为等方面,并且形成对社会法律的个人评价和认同感。它具有由表层到深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这才是法律素质概念的真义。
        二、武警院校学员法律素质的内涵
        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第一条明确指出,武警部队的使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三条也提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坚持依法从严,加快建设发展,有效履行职责。致力于为武警部队建设服务,为其培养输送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的武警院校,在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中必须将培养学员的法律素质作为其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进行。这是未来武警部队适应多样化任务所需人才必须具体的素质,是对武警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学员工作生活进行法律思维的需要,满足建设现代化的式警部队的需要,满足学员自身长远发展,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需要。
        武警院校学员的法律素质,是指学员为了今后从事的指挥专业在院校经过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武警、关于武警基层指挥人才所需具备的法律知识、能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思想观念、态度、意识等。特别是武警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具备扎实军事基础的新型军事人才,以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务,为武警部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执行执勤、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抢险救援工作等任务服务。因此,学员的法律素质应该是一种由多种知识和能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素质,包括知识、意识、能力三个层面。
        1、知识层面的法律素质。包括基本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包括以宪法牵头的普通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等法律知识,以国防法牵头的军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防相连的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牵头的与武警部队的建设、管理、任务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容等。
        2、意识层面的法律素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只能说明其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了解以及对法律条文的熟悉情况。法律素质培养的核心是正确法律意识的确立,包括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诉讼意识、契约意识和守法意识等,在此基础上能够积极主动接受新的法律现象,对现有法律产生充分的信赖,形成法律信仰。
        3、能力层面的法律素质。应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人文法律素质的法律能力和专业法律素质的法律能力。前者是指学员在长期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在法治实践中形成的,运用法律来规范和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的行为,从而有效解决工作中相关法律矛盾冲突,维护官兵合法权益,追究违法乃至犯罪的能力。后者指学员在具备前一种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具有更强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对于学员而言这两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从而使学员在今后工作中具有正确灵活使用各种法律完成部队管理、完成多样化任务、推动武警部队建设的能力。
        三、武警院校学员法律素质的特点
        由于武警部队职业的特殊性和武警院校教育的专业性,武警院校学员的法律素质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多重性。式警学员的法律素质既要达到在法治社会条件下一个接受过管通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备的法律素质的全部要求,还要达到在“依法治军”条件下一名合格的军人应有的法律素质,最重要的是还同时还要达到作为未来优秀的指挥军官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要求。
        2、战斗性。对于武警部队的初级指挥人才而言,检验其优秀与否的标志就是他所领导的集体是否具有战斗力,而法律素质的培养将极大的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高效完成武警部队各项任务以及平时的训练、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大提高部队战斗力。
        3、职业性。军人其独特的职业特点,导致了在法律素质的培养中其独有的特点,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的法律观应该是义务第一位,许多作为普通人来说的权利往往转化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这种特殊的权利义务观要求武警学员必须清醒的认识自己的权利,更要牢记自己的义务。这必然导致法律素质的养成中的一些认知和思维模式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宋振玲.彭蕾.刘铭,法制博览,[J]提升社会工作者法律素质的途径探析,2019(09):197-198
        [2]阳家东.试析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升之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6):42-44
        作者简介:刘颖,1975年5月出生,四川资阳人,研究生学历。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法学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