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初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 佘丽娜
[导读]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大舞台
        佘丽娜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  广东 潮州  521031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大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当前倡导的做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参与;探索;获取;合作;学习主人
        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仍有不少老师在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的课堂模式,我觉得这种模式早就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应该进行改革。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的重要性
        1.可以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
        教师教学理念的形成是历经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学理念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学要求,即是原本具有合理性的教学理念同样需要适当改变,而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又并非一时之举。我们提倡回归初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其实就是新课改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需要树立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上,尝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思考、探索、交流、总结的机会,多与学生对话,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这些举措也是有利于教师快速从传统教学理念转变的。
        2.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很少倾听学生,询问学生,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互动性,虽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而以学生为本,回归初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是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也会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无论是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是课后总结环节,都会给学生更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了,主动性也更强了,学习兴趣自然更加浓厚。
        二、让学生做课堂主人的教学策略
        1.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预习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我教《跳水》一课,学生就提出:“题目为什么命为跳水?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孩子跳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救孩子了吗?”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如果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教师不可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要精心创设学生自学的教学情景,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如我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上课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能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提到了本科所有学习的目标:“扬科是一个酷爱音乐的小男孩!”,“扬科的命运很悲惨!”,“地主的仆人真是可恶!”,“作者对扬科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精彩”等等。我接着说:“那么,这篇课文你最想学到什么?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并开始自学。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的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3.学生质疑,以疑促思,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疑促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如《养花》一课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阅读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又如《凡卡》这一课,课文最后以凡卡的美梦结尾,学生阅读后也提出了疑问:“课文为什么要以凡卡的美梦作为结尾,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讨论,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相机引导,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4.多读感悟,品味语言,培养自主获取知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主地进行阅读。如我指导朗读《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精灵的和水里显得更白了。”读得声情并茂,我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请她再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注意他的表情,再想想她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再读后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也学着开口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草塘美丽景色的欣喜。最后,我又进行小组竞赛朗诵。至此,学生从朗读中领悟到草塘倒映在河水里的美景。
        5.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培养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参与讨论,并做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爱憎分明的人的前提下,让四人一小组自行确定选择鲁迅先生某一方面内容,合作学习,为“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语文素养。
        回归初心,不断进行自主读书的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希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9):57.?
        [2] 张为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异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z2):226.?
        [3] 陈红.浅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03):75.?
        [4] 王向利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程学习 (下)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