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治疗原理及其在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于恋
[导读] 文章首先阐述了舞蹈治疗的相关原理,其后分析了舞蹈治疗的工具及实施阶段及舞蹈治疗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最后就舞蹈治疗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于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52000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舞蹈治疗的相关原理,其后分析了舞蹈治疗的工具及实施阶段及舞蹈治疗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最后就舞蹈治疗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舞蹈;治疗原理;运动康复;治疗
1舞蹈治疗的原理
1.1舞蹈治疗的概念
        所谓舞蹈治疗,本质上来讲应当是将舞蹈与心理进行系统化渗透融合的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将舞蹈治疗看作是传统心理治疗的有效拓展延伸,也是目前社会中艺术疗法的重要组成形式。根据实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舞蹈治疗起源于美国,经过了两个阶段的历史发展,第一,20世纪40年代,无数的研究学者与精神医疗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尝试有针对性的将舞蹈引入到医学中,并将舞蹈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学科进行创设。第二,20世纪70年代,舞蹈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进行使用尝试,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整合到心理治疗的类别中。
        创意舞蹈是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运用一系列多元化的运动知识激发个体的创造潜能。创意舞蹈并不是单纯的对某一种舞蹈进行模仿训练,掌握其技能技巧,本质上应当是一种即兴的、能够直接触碰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舞蹈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引入了拉班的利与行,其在一定程度上将拉班的力效/动作质地系统和兰姆的形体/形塑系统进行了有机的渗透结合,为舞蹈治疗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记录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医生提供了能够准确描述患者情况的核心语言,使得舞蹈治疗更为专业化、准确化,不再过多的依赖其他学科术语。
1.3舞蹈治疗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舞蹈治疗与舞蹈艺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本质上更注重个体的身体、情感、认知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治疗。
2舞蹈治疗的工具及实施阶段
2.1舞蹈治疗的主要工具:动作隐喻
        所谓动作隐喻,主要是指压缩在动作或是姿势中的一些潜在的内涵意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动作隐喻通常被灵活运用于医生与患者所创造出的空间中,基于意识层面分析现实情况及潜意识中的精神世界,以此实现二者的协调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动作隐喻并不是通过语言进行直接沟通交流,而是通过行为、信仰、关系等等内容反映出具有一定价值作用的信息数据。通过动作隐喻的有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舞蹈治疗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度融合,例如,身体感觉记忆、身体形象、情感语言表达、实际经验等等。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动作隐喻看作是直觉功能、右脑情感功能、左脑逻辑语言功能的外在体现。
        第一阶段:观察身体动作和潜藏的情感:要充分发挥出舞蹈治疗的价值作用,明确其运用理念,首先应当充分意识到个体的行为模式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变化,换而言之,如果个体的行为动作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内外部均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合并交融。
        第二阶段:暖身:在一切舞蹈治疗开展过程中,第一时间应当进行暖身活动,其对于整个过程的有序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患者在较为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缓解自身紧张情绪,一定的运动也能够实现实现身体的拉伸,避免在舞蹈过程中受伤。
        第三阶段:内在情感的触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身体探索2深入探索身体3与他人接触4逐步提高动作质量5空间:高度水平的空间和距离6逐步加入音乐。
        第四阶段:创意干预和改造:在这个阶段,通过“镜映”方式治疗师开始模拟来访者的动作,观察来访者的情绪反映,并及时加入即兴舞蹈创作的方式。
        第五阶段:评价阶段性治疗的效果: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治疗工作之后,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具体而言,医生通过倾听及询问的方式明确患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交流过程可能是非语言性的肢体化动作,因此能够激发患者的潜意识,形成特殊的个人体验,将内心深处的负能量逐渐转变为正能量,最终实现身心统一。
3舞蹈治疗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
3.1舞蹈治疗与自闭症
        贝丝·卡利胥一维斯首先将身体运动量表整合到自闭症及其他非典型儿童的行为评价系统,从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儿童舞蹈治疗的评估方法。身体动作量表的目的是具体指明自闭症的身体动作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质地,这都是成长历程中至关重要的。
        身体动作量表的目的是要去具体指明自闭症的身体动作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质地,这都是成长历程中至关重要的。身体动作量表“企图要依据对正常和非典型(自闭症的)儿童以及他们如何动作的经验观察,来将‘纯粹动作(puremovements)’放置在发展的框架中”。
3.2舞蹈治疗对小儿麻痹病症的康复应用
        巴特尼夫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肢体训练实现了舞蹈治疗在小儿麻痹中的价值发挥。众所周知,脑干是人体胚胎发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反射,而这一反射并不需要后天的反复训练就能够直接形成,因此个体的语言意识思想是有一定的自主性,直接在大脑的皮层灰质部分就能够建立。巴特尼夫充分利用这一原理和认知对一些小儿麻痹症患者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积极训练,逐渐使其具备一定的运动功能。
        由此可见,舞蹈治疗对于运动康复而言具有极其突出的优势,舞蹈治疗的目标任务涵盖了个体的身体、精神、心灵方面的实际需求,不仅仅包括一些天生残疾的个体,也涵盖了后天残疾的患者,甚至已经康复的个体户及不会康复的患者。由此可见,舞蹈治疗的相关医生基于身体层面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整个过程凸显出一定的开放式特征。基于身体、精神、情感等等层面上与患者进行高度沟通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其正确认知自我,明确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树立自信心和幸福感,不断扩充自己的运动感知。
4舞蹈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舞蹈治疗起步较晚,仅有不到三十年的历史但发展比较迅猛,伏羲玉兰是最早将舞蹈治疗带入中国大陆的第一人,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舞蹈治疗发展先于和优于大陆地区。目前在中国大陆主要有美国和欧洲两个舞蹈治疗师的培训体系,其中亿派创造性教育学院开设的舞蹈治疗师职业认证课程是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的侧类途径课程,培训体系严格按照ADTA的教学大纲制定,力图为中国培养高端和有国际视野的创造性舞蹈治疗师。
        根据相关的实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舞蹈治疗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对舞蹈治疗专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整体发展时间较短,虽然一些音乐学院开设了治疗专业招生人数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充,但从整体上来讲,从事舞蹈治疗行业的专业人才不超过2000人。针对这类人才的培养通常是以社会培训为主;另一方面,基于临床医疗而言,舞蹈治疗仍然是辅助大多数个体,缺乏对舞蹈治疗的正确充分认知,很多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忽略了其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古兰丹姆,周宇.舞蹈治疗原理及其在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014(001):42-43.
        [2]韩凯.舞蹈治疗的理论及其运用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3]齐光辉.舞蹈治疗原理及其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艺术评论,2008,000(007):12-17.
        [4]张峻珲.舞蹈治疗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
        [5]刘凤琴.表现性艺术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作用——以厦门某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心儿童为例[D].2010.
        [6]陈丽.舞动的力量——浅谈舞蹈动作治疗的内涵及其运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00(002):54-57.
        作者简介:于恋,1880.4.1,男,籍贯:辽宁沈阳,民族:汉,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单位名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