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形式下广西绿色学校创建——以南宁市位子渌小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月1期   作者:韦夏妮 韦杏露
[导读]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凸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多样课堂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扩充
        韦夏妮  韦杏露
        广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凸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多样课堂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扩充。通过对广西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实地走访调研,对广西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对于新课改形式下广西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绿色学校创建  环境教育

        近年来,广西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由传统教学模式所关注的学生成绩转向新课程改革所关注的学生素质发展,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体系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环境意识,将环境意识提升为公民道德素养的一部分。200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这些举措,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环境教育核心理念已经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并广泛实践。
一、广西绿色学校创建基本情况
        广西在开展“绿色校园”创建工作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截至目前,自治区“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覆盖全区14个市,有57家学校、幼儿园申报并获得命名和表彰。全区共进行了五批“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获得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幼儿园”命名的学校、幼儿园347家,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幼儿园”有25家。
        “新课程改革”强调基础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地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广西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承接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内容的更新需求,将生态知识的提升、生态文明情感认同以及生态文明行为养成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促进了广西青少年学生生态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提升绿色意识和行动。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坐落于南宁市心圩江畔,该校把生态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将生态校园、生态课堂、生态德育、生态行动深度结合。2016年3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是南宁市第一所、广西第三所获此殊荣的学校,2021年1月通过复审,成功卫冕荣誉。位子渌小学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凸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多样课堂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扩充,大大提高了学校师生的环境素养和全面发展。
        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学科中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例如:对科学、环境教育学科主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链、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识等。思品与社会课主要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行为和法律法规要求等。语文课渗透环保的情感教育,指导写好环境调查报告、环保征文、种植日记;数学课则在应用题上巧妙渗透环保的教育思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更用艺术的形式围绕“绿色教育主题”让学生唱、画、演、做,深受学生的欢迎。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渗透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机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
        此外,学校在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同时,依托高校及社会资源,以邕江、心圩江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校外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开展融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的户外体验活动,开设了集科普教育、研究性学习、艺术教育、紧急救助、户外拓展于一体的体验式绿色拓展实践课程,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提高绿色教育有效性和趣味性。利用心圩江湿地公园生物多样化环境,开展生物学、科技等科普教育;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生物多样化、环境调查、环境保护等小课题研究。
三、绿色学校创建存在的问题
        广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突破,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指标体系在基层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在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中,由于社会、学校对绿色学校创建的认识不到位,方向把握不准,创建的质量普遍较差,广西第一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申报单位的通过率仅为63%。如学校渗透中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指标,许多学校没有能力来开发读本教材,或者从网上复制修改,并没有达到指标的预期目的。
        二是专业师资不足,教师对绿色学校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师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指导者”的示范带动与师生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个人生态文明相关知,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以及掌握专业的教育技能和对生态课堂的把控。但一些学校更看重的是哪些知识的传递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卷面成绩,于是将环境教育简化为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学生可为不可为的各项行为规范,以求让学生在强制状态下形成环境行为习惯。
二、新课改形式下推动广西绿色学校创建的建议
        新课改形式下推动广西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需要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形成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根本、教育制度为保障、高质量师资队伍为关键、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体系为支撑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系统、长期的绿色学校教师培训体系,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
        要确保绿色学校教学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优化评选方案。真正把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师评选出来从事绿色教育工作,发挥骨干教师评选的激励导向作用。其次搭建培养平台。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骨干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调研,鼓励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最后加强评后考核。规定骨干教师评后需履行的职责,进行跟踪管理考核,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此外师范院校要承担起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实行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二是加强已有绿色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推广有益经验,消除绿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地域影响。
        由于缺乏统整的以及分类的交流平台,绿色学校实践中产生的鲜活案例和宝贵素材无法得到及时整理和利用而白白流失,也加剧了绿色学校发展的地域差异。应建立统一的、无差别的信息发布、传播和互动平台,让不同的绿色学校和广大普通学校能够便利、有效地分享有用的信息财富;建立绿色学校的信息发布、整理和交流中心,把绿色学校创建的工作经验,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升华,作为其他绿色学校和广大普通学校借鉴的有效模式。
        三是建立一支与学校密切联系的专家队伍、及时、有效、切合实际地对绿色学校建设活动开展个别指导。
        专家在绿色学校外部支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无论是政策制定、理论研究、人员培训还是信息交流,都离不开有关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应当巩固和扩大现有的研究人员队伍,形成一定数量的专家库;并从中选取若干人员组成核心专家队伍,发挥核心的咨询、研究、培训和指导作用;另外还应从相关领域,如教育、环境、地理、生物、社会等学科中吸收更多专业人员从事绿色学校的相关研究工作,邀请本地区民族长者、宗教领袖、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环境保护使者或进入学校开展讲座,加入教师队伍一道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得专家团队能够具有丰富的背景、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触角。以保证绿色学校的外部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四是鼓励民间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与绿色学校建设活动。
        民间组织在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民参与环保行动,参与和推动环保政策,协助公众环境维权,监督环境政策实施,推动企业环保责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球思考、本地行动”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要求。绿色学校要从当地和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来策划和实施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管理模式和校内外活动等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探讨生态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实践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使绿色学校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服务于本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是发挥地域优势,创建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绿色学校”。结合地域优势,积极肯定少数民族宗教、习俗等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尊重并重视本民族环境文化活动,加大对该活动中所体现的环境意识的宣传。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基础,针对受到污染、破坏的情况,阐明现阶段应对策略、后续建设趋势;开发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强化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部分,增加宣传教育的民族内涵及民族元素,让学生深入接触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传统环保要领当地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环保建设文献,让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深入认识民族生态取向、民族文化符号,形成潜移默化的引导效果。

        [1]祝怀新.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5:14.
        [2]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经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97-98.
        [3]陈永森.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4):49-54.
        [4]吴学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J].前沿,2012,(3):143-144.
        [5]卢景昆.论当代教育的生态责任[J].教育评论,2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