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03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电力企业的管控愈加科学与合理化,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工作类型,所以在日后企业运行中,应该对管理路径进行创新,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基于新形势背景下,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原则,接着从管理理念、制度和形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电力企业是保证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企业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而且对工作条件要求极为严苛,重视对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提高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秉持民主原则、市场服务原则和战略目标原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主动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一、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原则
1.遵循民主原则
电力企业应该遵循民主原则对管理工作进行必要创新,企业要想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依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决策是领导,执行是员工。但是如果仅仅依靠领导个人的认知范围和实践经验,难免在决策的时候会出现失误,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管理创新中,遵循民主原则,集思广益,将客观事实作为依据,确保企业的发展和依据更为科学与合理。
2.遵循市场原则
企业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时候,应遵循市场发展的原则。企业发展的导向是市场,所以在管理和创新中,应该以服务市场为基础。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按照实际需求,探索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创新,相关人员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将产品营销和实际发展进行有效结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遵循目标原则
战略目标是需要企业认同并坚持的发展策略,这与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目标往往决定了发展的方向。因此,企业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时候,应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以发展作为指导方向,将市场经济作为依据,遵循战略性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路径
1.创新电力企业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电力企业在长期运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价值体系等根深固定,这不利于新形势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打破固有观念,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革新,从体系和制度的方面促进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
第一,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电力企业管理的时间是相互交叉的,而且内容复杂多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要从思想 教育层面分析,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电力企业的职工树立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依照职工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采用多种分配形式,对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第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更新观念,逐渐调整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构建以学历为主的岗位资格,建设多维度的教育体系,其中也包含了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新形势下,对员工进行恰当引导,并让企业的运行也能得到创新,所以在面临新的局势时,电力企业也要适应当下发展局势,并在市场中占据新的竞争力。
第三,重视激励制度的应用,“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则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重点,所以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善用激励理论。
任何科研成果的完成离不开个体的努力,所以在体现团队意识的时候,也要强调个体意识,明确电力企业是企业职工的结合体,所以引导他们发挥出个人的知识才能,自觉参与到企业各项活动中,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完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
随着电网建设的完善,标志着电力企业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需要企业及时掌握到对应的财务信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信息,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
首先,加强企业的产权管理。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开始从原本的单一发展转变为当下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应该做好有效的评估制度,认识产权关系,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合作关系,确保企业以全新的程序和机制来决策和发展,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负债偏高问题。
其次,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能力,需要从技术改造层面分析,提高工作效率。从以往单一的经营转向复合经营,实现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有效结合的,或者是结合市场要求,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发出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服务产品。
再者,资产经营管理。结合市场情况和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合适的资产经营模式,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规范业务流程。在企业范围内进行设备的转让和退出等流程,确保设备的信息和价值链同步,明确各个部门的信息维护权利,尽量从源头上保证资产和实物的有效结合。
最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需要提升财务信息的沟通能力,如构建财务沟通例会、财务通报制度等,让核算单位的相关人员同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财务人员主动与企业管理者进行沟通,探索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矛盾,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做好信息化的结合工作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改革目的是准确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补充和拓展,利用集中数据库和分布数据库相互结合的形式,将共享程度高的数据输送到公共平台,实行集中管理。从实施效果而言,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内部出现信息交错的状况,提高职工获取资源的速度,为企业信息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某电力企业坚持互联网+智慧营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调度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提升运行效率,实现电力企业的新发展。基于输电线路的可视化运行理念,借助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无人机巡视、人工+软件APP的方式深化电力企业的技术发展。同时,该电力企业还结合地形特点,利用组网技术,建设基站,提高设备的运检管理能力。
信息系统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应该搭设合理的发展渠道,确保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统一,实现资源的有效管控。一方面,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合理且规范化的实施策略,保证信息系统有极强的操作性,而且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最大化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人机交互界面,促使信息化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各项数据,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利用智能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分析、核算等,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新形势背景下,电力企业领导要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此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钦平. 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路径[J]. 信息周刊, 2018, 000(016):1-2.
[2]杨玲. 浅谈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路径[J]. 中国科技投资, 2018, 000(031):119.
[3]张继伟.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研究[J]. 电子乐园, 2019(9):0426-0426.
[4]郑国星, 崔奕迪.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96(14):204-204.
[5]王旭, 褚旭, 赵岩. "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力企业创新范式演化路径与协同机理分析[J]. 现代管理, 2017, 007(005):23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