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奥博
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530000
摘要:项目管理法,属于建筑项目工程投放建设期间较为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或方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效果来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简述项目管理法
1.1在概念层面
建筑项目投放运行期间,通常会出现因管理措施或方法缺乏协调性而导致难以正常实施相应的施工建设活动的情况。项目管理,即处于有限条件下,以工程管理层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方法等处理部分问题,确保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属于企业管理有效性手段,为管理学范畴,对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管理法是以项目经理为主体,在工作实践中整体把控项目工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将最为科学有效的项目实施计划制订出来,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均相对较强,应周密考虑内外部的各项因素,确保施工资源实现最为科学合理地分配与利用。
1.2在优越性层面
项目管理法所具备的优越性包含:(1)通过资源的合理调配及组织施工,总体施工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确保建筑项目能够按期交付。(2)建筑项目工程通过引入项目管理法,可确保建筑项目工程在所要求的期限内交付,有效节约施工建设成本,最大化地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及社会效益。(3)有效调配所有部门关系,将工作水准及质量有效提升,严控项目工程施工成本、质量和进度等。
2建筑工程管理的特征
2.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了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工作,采用一致的粗放式管理,效果不佳。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应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建筑项目,不同的施工合同,以及文件管理。建设过程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建设安全与建设过程同等重要,是对施工项目本身以及施工项目顺利运行的最重要要求。因为施工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施工环节多,特别是施工人员的种类和其他工序有所不同,这将极大地增加标准化、清洁化和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难度。
2.2质量变异大
建筑技术质量,与其他生产加工环节不同,它是在动态变化适应的过程中所要求的,与固定在生产线上的货物不同,一般要求有很大的变更,即使设计图纸已经设计好,也不能再做变更,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因此,相应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工作,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和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3隐蔽性较强
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保密,即在完成施工时,从表面就能看出施工的优劣,而钢筋和其他材料则不能直接从隐蔽处看到。此时,对这些隐蔽部位的质量进行分析,要科学合理,否则容易给质量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3完善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确保项目经理的能力
在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时,项目经理负责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及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同时,项目经理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处置人身和财产的权利。为确保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发展,项目经理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项目经理应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被高度重视,并合理分配人员,以充分发挥项目经理作用。同时,对项目经理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以确保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首先,项目经理必须清晰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基于上述要求,项目管理只有一个负责人会比较困难,因此,项目经理要以部门的形式存在,部门成员分别负责管理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部门正在开展许多建设项目,项目经理还要具备良好的领导才能,以有效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安全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质量。无论从事什么项目,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为避免因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应指派专人进行检查,并对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监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救能力。(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效遏制个人行为,协调整个组织的行为,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为保证管理系统的科学合理性,其应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避免因存在差异而导致权限丢失。最后,建立责任制。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科学、详细的运行责任制,为建设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机制。
3.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即使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建筑项目管理中,仍须依靠人员来实施管理。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管理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首先,管理人员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理解和遵守法律,并关注建筑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法律,以便有效实施建筑管理,寻求良好的法律援助。其次,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备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职业特质。职业道德是职业对社会的主要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员工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和标准。如果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则建设项目管理只会以更加标准的方式进行。最后,管理者了解与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相关的内容和技术,以便及时发现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确保建设项目更加安全。
3.4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同样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进度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对策可以充分发挥最大作用。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对进度管理期间所隐藏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进度计划执行期间也要对施工质量提高重视,防止因质量问题而迫使工程变更,阻碍施工进度的正常完成。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各项资源,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实施严格管控,对进度计划实施精细化分解,将计划落实到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中,这样能够更精准地控制工程进度目标。
建设项目每个阶段的精细管理应与建设项目的精细管理相结合。首先,要进行复杂的施工前处理:(1)必须在施工开始前设计好管理合同。在签订合同时,施工部门认真分析合同内容,检查合同中是否有漏洞,结合施工的基本特点,明确合同风险管理计划,并在施工前进行全面详细的管理,以提高质量。(2)在施工前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时,施工部门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和制订管理目标,并完善各种施工计划。项目经理需要通过结合项目进度表、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来筹集各种资金。复杂的处理过程可弄清施工管理的目的,将责任分配给个人,并实现各种复杂管理任务的稳步进行。(3)在施工企业的施工图管理中,施工负责人将根据合同内容进行施工,正确确认合同内容后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并通过自查、互审的方式确定开展各项工作。其次,建筑工程的精细管理结合了建筑管理的质量、建筑管理进度表和建筑管理成本,以执行各种任务的精细处理和施工中的整体精细管理。
3.5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指导下,可以有效地执行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任务,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降低建设项目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应包括人员管理机制、施工环境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居住空间管理机制、施工工艺和标准管理机制。完善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指明方向。
施工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工程管理技能。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理解先进的工程管理思想,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项目负责人学习新思想和使用新方法。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组建施工团队时,必须优先考虑具有工程施工资格的人员,并防止经验不足的人员进入施工团队。最后,要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组建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人才库,从社会上广纳贤才,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6安全管理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同样要重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在实施安全管理期间,对于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首先,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针对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行为进行培训,避免施工人员执行一些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操作行为。其次,对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具备利用BIM技术实施管理的能力,借助BIM技术把施工图转换成以可视化为主的施工立体模型,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期间可能形成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这些点加强防范,以保障施工安全。
预防建设项目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建筑公司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妥善管理,安全施工,从施工过程入手,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材料采购人员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尤其是在选择混凝土时,必须确保其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因此,有必要根据施工进度表制定材料采购工作。此外,公司需要检查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由专人操作,以避免返工、浪费时间和资源。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质量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但是,新时期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实际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成为制约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瓶颈。但是,受人员、环境、方法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水平还很低,制约了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刀南.试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J].写真地理,2020,3(2):90.
[2]李永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6(32):158-159.
[3]卢春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探讨[J].大科技,2020,24(19):25.
[4]赵振军.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320.
[5]刘晶,李洋.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建筑与装饰,2020,35(1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