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0期   作者:倪振阳
[导读]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建筑工程,材料是基础,而材料检测是保障,只有选择出好的材料,淘汰次的材料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的稳固。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而建筑材料检测正是通过对相应领域中的各种产品或环境要素进行技术验证,检验其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健康、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这一方面促使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检测标准的升级,也使得各种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促使生产企业和建设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检测认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优良的建筑材料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而建筑材料检测又是保障建材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引言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建筑工程,材料是基础,而材料检测是保障,只有选择出好的材料,淘汰次的材料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的稳固。
        1、砼材料成品的质量检测
        1.1主控项目
        1.1.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
        1.1.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1.2一般项目
        1.2.1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监理工程师应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1.2.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意: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对大面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2.1严格落实原材的生产许可证
        对有生产许可证要求的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必须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在材料的采购、进场、复试检验、具体使用过程中严格对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2.2严把进货渠道
        施工单位购买建筑材料时,应首选正规生产厂家,直接购进,减少中转环节,并索要产品质量保证书和出厂产品检验报告。


        2.3加强现场管理
        2.3.1必须实施进场材料的外观检验,从材料的外观、包装、标识对照产品的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验收,规范规定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可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应立即退货,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2.3.2严格执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原则,保证样品具有真实性,凡不符合见证取样的样品,检测单位拒绝检验,促使建筑材料处于受控状态.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要作好防护、保管措施。
        2.3.3加强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取样人员、见证人员的管理加强培训,使其熟悉建筑材料性能、验收批划分、取样、送试、送样、保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质量验收意识.加强检测单位的管理,强化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2.4未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当前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影响检测结果精确性的一大关键因素便是检测方法,由于未能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也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常常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譬如说在检测水泥稠度的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标准和代用两种检测方法,而根据国家对于检测水泥稠度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使用标准检测法和代用检测法后,得到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则应当倾向于使用标准检测法检测出的结果,但由此检验出的水泥稠度既无法与国家规定标准相符合,同时也存在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检测方法作为基础保障,也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2.5检测仪器存在故障问题
        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对建筑材料的内在成分等进行深入检测,往往会选择使用仪器检测法,因此检测仪器对于最终的检测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如果检测仪器本身存在故障,或是在使用之前未能进行数值的调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仪器对于检测数值的精确测读。与此同时,某些检测机构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监测成本,未能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维修、管理和及时的更新换代,并且在对不同建筑材料的检测当中经常使用同一种检测设备,种种原因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
        2.6检测人员职业能力不足
        检测人员的职业能力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也有着一定影响,当前有部分从事建筑检测的工作人员本身未能掌握扎实的检测知识与检测技能,同时在实际的建筑检测过程当中也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加之部分检测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得检测结果经常会出现记录有误等情况,影响其真实性。
        2.7检测环境存在一定影响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包括温度与湿度在内的检测环境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譬如说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如果温度、湿度等发生剧烈变化,则极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进而无法有效保障最终的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另外,目前许多检测试件普遍较缺乏代表性,截取的检测部位不符合相关检测标准,这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检测建筑材料、认真判别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人员、检测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笔者提出需要在日后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当中,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在对检测环境进行统一规范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性,使得检测结果能够更加精准,进而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建筑材料的实际质量。
        参考文献:
        [1]颜秀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货量[J].建材与装饰,2013,(32)
        [2]张茢娅。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货量控制分析[J].科技研究,2014,(14)
        [3]黄海棠.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科技向导,2010.7
        [4]陆建勇,钟建国.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陕西建筑,20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