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0期   作者:汪伟明
[导读] 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水稻工程养鱼技术是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研究、改善和提高,形成新的综合种养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稻田现有生态条件,重点在稻田工程上下功夫,其次在鱼苗选择、水质调控、饵料投放、日常看管等方面稍加改变
        摘要: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水稻工程养鱼技术是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研究、改善和提高,形成新的综合种养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稻田现有生态条件,重点在稻田工程上下功夫,其次在鱼苗选择、水质调控、饵料投放、日常看管等方面稍加改变。
        关键词:稻田;工程;养鱼;技术
       
        
引言
        “鱼稻共生”技术可有效改良水质,实现养殖用水达标排放,为池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稻米新型立体养殖模式提供了借鉴思路。
        1水稻品种选择及鱼苗投放
        水稻品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性较好,且米质二级米以上的高档优质稻,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鱼苗投放品种及比例:以草鱼为主,占总放养量的60%~70%,辅以鲤、鲫、鲢、鳙鱼等,其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30%~40%。规格及数量:草鱼尾重50g以上,每公顷放养约225kg。鲤、鲫鱼一般为30~50g,每公顷投放1500尾,鲢、鳙鱼要放较大规格的,每公顷放养250g以上的鱼750尾。时间及地点:2月份投放于鱼池中,5月开通鱼沟拦鱼网放养。以鲤鱼、鲫鱼为主,占总放养量的70%~80%,搭配品种以家鱼为主,占比为20%~30%。鱼苗投放规格及数量:鲤鱼规格为50g以上,鲫鱼为30g左右,鲢、鳙鱼应为250g以上。鲤、鲫鱼每公顷放养量为6000~9000尾,鲢、鳙鱼每公顷放养量为1500尾左右。
        2加强饲养管理
        2.1调控好水质
        稻田水域是水稻和鱼类共同生活的环境,水质管理要做到两者兼顾,前期以水稻为主,中后期以鱼类为主。稻田早期要保持浅水位,水深控制为10~15cm,夏季高温水深要保持为25~30cm。养殖期间要定期换水和加水,以保持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2.2合理投饵
        正常情况下,按“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饵法投喂饵料,遵循“三看”(看鱼、看水、看天)原则。稻田养鱼前期嫩草、浮萍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载鱼量较小,溶氧水平高,鱼类生长很快,但随着鱼体的长大,稻田中饵料已不能满足鱼体的生长,必须进行人工投饵。饵料可选择人工合成的饵料,如豆饼、豆渣、米糠、麦麸和配合饲料。饵料应投到进水口处或鱼凼中,不能投放在狭窄的鱼沟内,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
        2.3加强水田科学管水
        管水的重点时定期加注新水,疏通鱼沟、鱼凼,保持水田水位,深灌水控分蘖。管水的做法:依据水稻生长期,调整田间水位。分蘖后期,控水位在6~8cm,利于扎深根,促分蘖,鱼体小时可酌情浅灌。分蘖中期,加深水位15~16cm,便于孕穗生长,鱼体渐大时,可尝试深灌水,以利于鱼儿游动生长。分蘖后期,调整水位在10cm,以满足抽穗灌浆需要。
        2.4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应兼顾生物安全,秉承“防重于治”的理念,在确保养鱼安全的基础上,将病虫害防治的威胁降低到最低。推广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种耐抗品种。同时,做好品种选育,淘汰叶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易感品种。控制化学药剂的用量,一方面,推广生物农药制剂,比如,喷施苏云金杆菌,能很好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而且还有利于保护有益天敌。像是这样的生物制剂高效药,还有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腊芽菌、球孢白僵菌等几种。另一方面,本着减量化的原则,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喷施化学药剂控制期间,应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以减少化学药剂对水稻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大新药剂的研发力度,推广苦参碱、短隐杆菌等高效环保替代药剂。做好该类化学药剂的宣传推广,以逐步替代那些高污染、高残留的化学药剂。
        2.5水位水质调控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鱼稻田水位水质的管理,既要照顾鱼类对水的需求,又要顾及水稻生长要求干湿交替的需求。一是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对水位进行调整。5月份,沟内水位应保持在06~08m。以后随着气温升高,鱼儿长大,加深水位,到7月份可达1m,8、9月份,应提升到最高水位。二是根据天气及水质变化及时对水质进行管理。在5~6月份时,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约1/4。7~9月份温度较高,要求5d换水1次,每次换水约1/3,后期随着气温下降,换水次数及换水量相应减少。三是根据水稻晒田和防虫治病的要求调整水位。当水稻需晒田时,应放水至稻田厢面露出,操作时放水要慢,让鱼慢慢集中到鱼池和鱼沟中,同时尽量缩短晒田时间,并尽快复原稻田水位。防虫治病时,应尽量选择低毒的生物农药对着叶面喷施,施药后注意及时换水。
        2.6明确放养规格和密度,严格按照要求选择和放养鱼种
        避免规格过大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提升养鱼带来的经济效益,鲤鱼通常选用规格为15g/尾的鱼种,草鱼的规格通常超过200g。在放养密度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样机情况进行密度的规划,要从鱼种生长、水稻种植等多个方面考虑。
        2.7推广水田测土配方施肥
        水田施肥直接影响到后期产量和质量。在兼顾鱼儿、稻米安全的基础上,应做到科学施肥,一方面实现稻米增产,另一方面实现鱼儿丰产。施肥的前提是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用好基肥,酌情追肥。当前,更建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多用生物肥、有机肥,禁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劣质肥料,以减少对稻田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合理用氮磷钾肥,控制氮、磷、硅、钾比例在1:0.75:0.5:1~0.8最佳。以调优品质、提产量为出发点,控氮量要在15~17kg/667m2间,前后施氮肥比例在6:4~7:3。用好蘖肥,尿素用10kg/667m2。农家肥不足,多用生物菌肥补充。穗肥分次施入,建议分别在倒3.5和倒1.5叶期,施入。生育期短的品种,第二次施肥可缩短0.5个叶龄期。期间,酌情用好多效硅肥,用于提升亩产量,降低纹枯病、稻瘟病等感染率,以提升稻米品质。
        3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方案
        山区小块稻田养鱼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和养鱼业的共同发展,可以为养殖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发展方案。首先,政府要加强重视,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尤其要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包括鱼病防治、鱼种引进等等;其次,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可以将该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低产田改造等工作结合在一起,加大资金投入,并制定倾斜政策,从而提升农民的积极性;最后,积极宣传,加强培训。许多农民技术不足,需要专业的宣传和培训。可以建设试验示范田,为农民展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并鼓励农民参观学习。
        结语
        稻田养鱼技术是一种养殖业和种植业混合在一起的农业技术,应用该技术不需要增加耕地面积也可以促进水稻增产,同时扩大养鱼面积,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晓娣,赵宏.发展稻田养鱼促进绿色稻米生产[J].黑龙江水产,2007,(1):78.
        [2]顾建国,沈翠燕,唐辉,等.金汇镇稻田养鱼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20,(2):34.
        [3]韦高峰.山区小块稻田养鱼技术及发展对策解析[J].南方农机,2018,49(12):125+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