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礼物对维系构建农村地区人们关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0期   作者:于倩倩
[导读] 众所周知,礼物馈赠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义务性的礼物往来维持、强化并创造了各种——合作性的、竞争性的抑或是敌对性的——社会联接。

        摘要: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论述道:“我感兴趣的是农村社会那种有序而又‘非制度化’的特点。在那里,个体村民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人际关系来界定的,社会结构就建立在以个人为中心的流动的人际关系网络上”1。可见,农村社会就是由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编织而成的。如果把这个网络比作一件毛衣的话,那礼物就是编织成这件毛衣的许多根线,没有礼物就织不成农村社会那种有序而又非制度化的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礼物的形式和种类也丰富多彩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们的交际空间。虽然在人情味日渐淡薄的今天,礼物越来越充当工具性角色,但是,它在维持人们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上非但没有减弱,反而逐渐加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强有力手段。本文试图根据自己所观察和累积的经验事实,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礼物流动的可能性;礼物交换与关系;重要性
       
        
众所周知,礼物馈赠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义务性的礼物往来维持、强化并创造了各种——合作性的、竞争性的抑或是敌对性的——社会联接。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
        一、礼物流动的可能性
        礼物的流动塑造了农村社会以个人为中心的流动关系,礼物的流动也塑造了人际关系形成的动态过程。自莫斯在其名著《礼物》中提出一个核心命题:“在原始或古代类型的社会中,什么是受礼者必须尝报的原则?所送的东西中是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要作出回报?”2不弄清楚这一点,礼物的研究就无法进行。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人类学家的广泛讨论。
        无论是从欧美方面:莫斯的不可让渡性的礼物之灵、马林诺夫斯基的理性互惠模式、列维-斯特劳斯和萨林斯在互惠基础上的发展,还是亚洲方面:印度种姓体系所涉及的互换研究、关于日本的礼物馈赠研究、及南亚和中国的研究,我个人认为关于礼物流动可能性的理论还只是地方性的、相对性的、局限性的,还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为此,我只想探讨我国农村地区关于礼物流动的可能性。
        中国关于礼物研究的成果已经很丰硕,一些人类学家采用本土化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他们概念化中国传统的关系、人情、面子,用其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中国社会。金耀基先生基于对儒家理论的分析强调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自主性,他认为个体自我是有能力塑造同他人具有何种关系的。黄国光先生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提出了人际关系框架。阎云翔先生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的礼物及礼物相关的理论。然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是什么力量让礼物的流动成为可能性呢?
        我认为中国农村地区礼物流动的基础是基于个人和家庭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表达性的、工具性的、情感性的,这个需要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当旧有的关系消失之后,新的关系会替代性产生。而且这个需要有其传统制度性的规则约束,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当人们把赋予其物品意义的需要赠送给他人时,他人就有义务同时满足别人的需要。可是,又是什么力量让人有义务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呢?我认为是心性。心性是主观上的认知,认知受成长环境、经历以及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心性是主观的,但是可以进行客观研究,因为衡量心性的标准是客观的,这个标准是不统一的,受自身知识构成、思维模式的限制,当受礼人收到他人的需要时,在心性的驱使下,他就有义务去还礼,使得礼物的流动成为可能性。
        二、礼物交换与关系
        在中国农村地区,礼物之间的交换实质上是人情之间的交换,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农村社会就是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情关系网络中构建而成的,而关系网络的建构是通过礼物交换来实现的。因此,先让我们来分析下礼物交换是如何实现的,才能更好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维系的。在此之前,先让我们知道礼物是如何定义的。在这里,我参照阎云翔先生关于礼物的定义:“礼物一词有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礼”仪式、礼节以及诸如道德理念的仪礼性表达。第二个字“物”是物质性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从词源上讲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并牵涉到仪式,所以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1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礼物偏重一个“礼”字。
        在这里,我把礼物交换分为两类:仪式性制度化的礼物交换和非仪式性非制度化的礼物交换,下面我将用示例详细说明这两种交换类型。
        1、仪式性制度化的礼物交换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仪式性制度化的礼物交换就是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在这些模式中如果你不按“游戏规则”来玩,你就会被淘汰出局,在人际关系网络中不合群,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这类礼物交换倾向于情感性的交往。比如说:婚、丧、嫁、娶以及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中秋节等,在这些礼节中,你不按规则出牌,你就会被编织在人情网之外。我用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加以说明。
        春节,俗称过年,在中国是一个意味着阖家欢聚的传统节日,无论身处何方,过年和亲人团聚的情结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春节也是人际关系互动的活跃黄金时期,辛苦一年的人和长期在外务工的人在春节期间要和亲人团聚、要和亲朋走动,平日里大家因为忙,各忙各的,各顾各的,即使在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也因为种种因素,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春节是万万不能省掉的,如果你在这期间不和别人进行实质性或象征性的礼物交换(也可能是单向的,如晚辈向长辈送礼),那这就说明你和别人“断路”了。
        为了维持彼此间的情感,人们需要礼物互动,其实春节期间的礼物最主要的内容是象征性的,礼物在走动中维系了彼此间的情感和关系,礼物不在乎有多好,只是表达一片心意,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这就足够了。如果你不按这个规则来玩,该走动时不走动,你就会受到制度性惩罚,就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你该有的亲属交际圈,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当你“有事”时,找不到帮事的人,得不到亲属范围内强有力的相助,甚至还可能有生存的威胁。
        2、非仪式性非制度化的礼物交换
        非仪式性非制度化的礼物交换就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礼物的交换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和需要。这类礼物交换倾向于工具性的互动,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的农村生活中,金钱是办不到一切的,关键的还是人,往深的说就是在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有多少结点,这将决定你的身份地位。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乡土中国是个礼治的社会,礼治就是人治,人治最重要的是礼尚往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农村,邻里间在日常生活中赠送东西给对方,可算作长期的人情投资,以期自家有事时能得到邻里的回报。这时的礼物随意性就很大,也不太讲究,有时候自家多做些菜或者做点什么好点的东西给邻里间送点,这都是很好的礼物传情,不在乎东西有多少,关键是你心里有我。
        交换的礼物不仅仅有实物性的,还有非实物性的。比如劳动交换,就是用体力来交换的。此外还有借,有时候借也是很好的礼物交换,今天我借了你一百斤粮食,明天我还你一百一十斤。诸如此类的交换在农村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礼物传递人情,联结关系;同样关系也传递礼物。
        三、礼物对维持和发展各种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人历来推崇礼尚往来,因此对礼物的往来具有很强的意识。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论述道:“与许多别的社会不同,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流动的、个体中心的社会网络而非凝固性的制度支撑的,因而礼物馈赠和其他互惠交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人际关系方面。”1因此,礼物的流动对了解我国农村小规模社区人们之间关系网络的动态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礼物对维持各种关系的重要性主要是从功能上来说的,在现代中国社会,礼物的流动或者交换仍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交换方式,近年来又成为市场商品体系的一部分,而且还是社会生活中社会交往的一部分。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礼物的这些功能: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里的很多事情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体会也比较深刻。村里的那些事情说大大,说小小,事大事小全凭心性,礼物就是人际交往时心性的承载物,礼物到位事就小,礼物不到位事就大,关系千条线,全靠礼物穿。村干部谁都能当,关键是关系好不好,广不广。关系不好,工作就没法开展,干部就当不长,关系好,大家都给面子,工作就能做好。很多时候村民配合上级工作是给村干部面子,会来事的干部一方面迎合上级,另一方面给村民谋点利益,既让上级满意,又赢得大家的尊敬,干部当的时间就长,这些全凭礼物(既有物质性的,又有非物质性的)的私下流动,礼物是会说话的工具。
        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礼物所承载的诸多功能必然使其成为商品市场体系的一部分。礼物不是商品,但在流动领域没有被赋予人情意义时是商品,广大的农村地区为作为礼物的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商品市场化的今天,礼物传情的意义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年青一代的农民工而言,长期在外打工,基本上脱离了在农村的生活圈,维系友情和亲情更好的东西----礼物,承载了更多的意义。逢年过节时,人有时候回不来,但是礼物一般都会托人带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在农村地区虽没有那样严重,也差不多如此,至少在我们这里是这样。礼物交换的工具性和功利化也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谋求自身各种利益的手段,礼物的工具性越严重,就越给我国的腐败问题提供生长的温床。
        四、结论
        莫斯认为,送礼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原则,他称之为“全面性的偿付”,就是一般所说的交换。在这个普遍原则之下,任何人或物在进入这个给予、接受、偿付的结构之后,人与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物进入了这个过程之后,可以成为神圣的物品;而人进入这个过程之后,就与别人产生不平等的关系2。这个概括基本上可以概括我国农村礼物交换的特点,但是,我所认为的普遍原则是心性,人进入礼物交换的过程中会产生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总之,礼物的流动或交换对维持和发展各种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决定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阎云翔,李放春,刘瑜.礼物的流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塞尔・莫斯,莫斯,姹.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商务印书馆,2016.
        作者简介:
        于倩倩(1987 -),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