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华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城西幼儿园 5328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近年来广受争议,教师示范直接影响幼儿的绘画质量,若教师没有把握好示范的尺度,容易制约幼儿的想象力。因此,如何对大班幼儿绘画活动展开示范,成为幼儿教师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需要对此展开深入透彻的分析,在不扼杀幼儿天性与想象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绘画质量。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教师示范
大班幼儿正处于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期,通常以形象的方式与外界沟通,绘画能够让幼儿将自己的思想、情绪等通通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深入的了解幼儿。在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通常会以灵活多变的方式组织幼儿完成绘画作品,教师示范是其中最为直接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幼儿绘画活动提供直观的指导与参照,示范是教师教授幼儿新知识与技能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幼儿教育不断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教师示范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起到的作用与价值也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教师示范会对幼儿的想象力与天性起到制约的作用,影响幼儿绘画信心。在幼儿教育指南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认为在幼儿绘画时,教师不应为其提供示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幼儿完全按照示范的内容进行绘画。但是在争议声中,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消失,需要全面深入的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好示范的尺度与范围,在不禁锢幼儿天性与创造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出教师示范的作用与价值。
一、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作用
(一)示范激趣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由于幼儿的生活阅历有限,感知能力正处于成长中,若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单纯通过语言的方式为幼儿进行描述,难以保证幼儿的理解程度与绘画效果,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也难以长久。在教师复杂且赘述的语言表达下,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与感受能力也难以提升。因此,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将语言表达的内容以具体图像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吸引力,让幼儿对绘画活动跃跃欲试。
(二)为幼儿绘画提供参考素材
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的过程中及时为幼儿做出示范,能够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到绘画过程中的要点,掌握整个绘画过程,有利于幼儿深化整个绘画过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在认知方面要好于早些时候,具有将想象力落实在画纸上的潜能。一幅合格的绘画示范作品,不论是沟通还是基本特点都会表现的淋漓尽致,能够让幼儿的视觉产生直观的刺激,为幼儿绘画提供参考素材,同时能够唤醒幼儿记忆深处关于物体的清晰印象[1]。
二、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特点与类型分析
(一)实物示范
实物示范通常会由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实物进行绘画参考,通过直观的观察方便幼儿掌握事物的特点,以实物为参照开展绘画活动。例如,在幼儿绘制水果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对幼儿展示留恋、苹果、西瓜等实物为幼儿进行示范。在这样的示范下,受客观因素影响,幼儿的角度不同,其把握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最终绘制的作品也各有特点。
(二)图片示范
在图片示范模式下,教师会利用图片、现有的作品等为幼儿提供会绘画参考,让幼儿将参照资料与自身的认知有机结合进行绘画。例如,绘制交通工具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交通工具的种类进行讨论,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再为幼儿呈现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进行绘画。这种示范方式与临摹十分相似,也可以在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图片后,让幼儿与伙伴展开交流讨论,最后根据自身的想法发挥付出创造力,绘制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
(三)视频示范
在科技与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幼儿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将幼儿需要绘制的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例如,在画花时教师要为幼儿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不同花的特点。通过这种示范方法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生动形象的物体,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四)现场演示
现场演示需要教师在绘画活动现场为幼儿演示相应的绘画方法与技巧,为幼儿清晰的展示下笔方法,把握绘画线条与涂染方式等。在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应用此种绘画示范方式,需简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幼儿对教师绘画的特点进行过渡使用,避免遏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幼儿正处于创造力较强的阶段,教师为幼儿进行示范在带给幼儿惊喜与完美印象的同时,也容易让幼儿对可以对教师进行模仿,进而失去了细致观察及对自身生活回忆的机会。
不论教师的示范做的如何完美,都会担心幼儿出现一层不变模仿的情况。虽然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会认真完成绘画作品,但也容易形成依赖,长此以往幼儿容易习惯对教师的示范进行复制,进而影响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使幼儿固定在某一种风格上
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也存在差异,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再高的教师也容易出现风格重复的现象,特别是绘画活动进行示范时,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延续一种风格。并且难以保证教师的风格能够适合所有的幼儿,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对于模仿能力较强的大班幼儿来说,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风格,难以取得突破。
(三)教师示范方法存在问题
受诸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在绘画活动中的示范方法与顺序可能存在问题,教师的专业版水平与教学经验直接影响幼儿的绘画质量。幼儿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绘画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绘画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容易为幼儿做出错误的示范,一旦出现这样情况,容易对幼儿日后绘画产生深远影响。
(四)难以兼顾到幼儿的个性差异
不同的幼儿性格也不同,幼儿的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虽然幼儿教育教学强调贴近幼儿生活,以幼儿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幼儿有各自的想法与思维方式,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
三、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有效对策
(一)为幼儿留出空间
教师为幼儿进行示范的目的是启发幼儿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示范的尺度,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在示范中融入趣味性,通过适宜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绘画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幼儿能够一目了然的发现示范中的内容,并对幼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通过对话启发,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与想象力[2]。
(二)示范内容多样化
教师在为幼儿进行示范的时候,需要涉猎丰富多样的内容,可以从儿童读物、幼儿自身的绘画作品中为幼儿提取素材进行示范,同时要顾及到幼儿的理解能力。要为幼儿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向幼儿渗透民族文化,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让幼儿从小认同民族文化,树立对民族文化的信心[3]。
(三)把握好示范的时间与尺度
通常情况教师在为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需要把握好示范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避免影响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若教师示范时间过长,容易在幼儿脑海中形成固化模式,禁锢幼儿的思想与想象力。若幼儿难以在观察或活动中找到绘画灵感时,经验难以发挥出有效的指导作用,难以帮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此时,教师要掌握好尺度,为幼儿进行示范[4]。
(四)顾及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不能以对错评判幼儿绘画作品,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不应过分干预,要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绘画活动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让幼儿发挥出幼儿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与表达内容。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绘画创意的平台,了解每个幼儿的绘画水平与技巧,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指导[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有多种示范方式供教师选择,教师不仅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示范方法,还要把握示范尺度,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作用,激发出幼儿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绘画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情感与情绪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从中了解幼儿的心理及绘画水平,以适当的方式为幼儿进行示范,顾及到幼儿的认知水平与个性差异,从而达到理想的示范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穆彦青.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万传菲.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青年, 2019(12).
[3]万传菲, 程亚楠.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青年, 2019, 000(012):71.
[4]张燕.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作用分析[J]. 新丝路:中旬, 2019, 000(008):P.1-1.
[5]纪萍, 金莉. 教师示范对幼儿绘画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0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