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海龙
湖北省大悟县新城中学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课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物理素质。本文就笔者在多年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精选精练。
章节性习题课,围绕这一章节涉及到的物理量(表示符号,意义,含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测量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测量方法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探究实验的方法及结论;物理规律及应用等知识点,借助于资料及网络精选针对性习题,或者自己创新一些题,精讲精练,对学生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很有帮助,效果极佳。
复习性习题课,分知识板块组织习题。某一阶段的复习课,将这一阶段的知识按“物理量的理解、物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的探究、理解和运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这几个知识板块搜集整理习题,讲练结合,对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很有帮助。
2、有针对性的启迪思维,规范方法。
(1)物理定律及相关公式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比较吃力的知识点,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形式、适用条件、涉及的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了解。然后,让学生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精选习题,教师引导学生由题目所需求的物理量出发,结合相关物理公式,剥茧抽丝,正确列式计算。并在示范解题过程中要规范解题格式,这一点很重要。
(2)测量性实验中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不同方法下的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方法等问题,结合精选习题,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参透领悟,从而使学生发现并掌握最佳测量方案,且能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3)探究性实验中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如何展开合理化猜想,针对猜想如何确定科学实验方案,如何组织和开展实验,实验中需把握的关键环节等知识,结合精选习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相关物理知识展开讨论,相互合作研讨出对策,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规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实验兴趣很有效果。
(4)对于涉及到物理规律的应用习题,尽量选择具有奇思妙想的应用习题进行练习,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3、自创趣味习题,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
例如,在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
一渔夫行船在湖面上看到水下面有一条游动的鱼,渔夫将手中的鱼叉迅速叉向水下,一条几斤重的大鲤鱼被叉了起来,如果你是那个渔夫,应该以下列哪种方式叉鱼( )
A.将鱼叉正朝看到的鱼叉过去 B.将鱼叉叉向看到的鱼的偏上方
C.将鱼叉叉向看到的鱼的偏下方 D.将鱼叉叉向看到的鱼的前方
引导同学们通过光路分析后得到认识。
笔者接着提出:“如果渔夫手里拿着的是一把激光枪,那如何用激光枪准确地击中鱼呢?”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动手作图,热烈讨论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养成很有帮助。
4、借助典型习题,训练一题多解,开阔学生思路。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千克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利用一题多变,有效开阔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 。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思路。
6、 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1)指点: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将知识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笔者让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 ,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2)解决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梯度式、分设疑点的方法,把学生引上正确思路。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3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印象。借助于这样的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理解更深,掌握更牢,运用更灵活。
总之,一堂好的物理习题课是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理解的升华。因此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物理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