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新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黔南 551300
摘要: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其演奏的灵魂是音乐表现力,是演奏者对音乐所表达内涵的领悟和自身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练琴学习的重要注意部分,但是,在目前的大学钢琴教学中,都太过于注重对学生演奏技巧的培养,往往会忽视钢琴演奏时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本文就怎样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探索,总结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钢琴课;音乐表现力;教学措施
演奏者如若完美的演绎一部音乐作品,那么就需要将“演”和“奏”二者综合起来,借助旋律来表达情感,达到完美的声音艺术表演。对此,演奏者需要切实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和意境,领会每一首曲子背后的创作者的心理情感波动,对其人生经历有一个完整细致的了解。钢琴演奏一直被认为是演奏者对曲谱的二次创作,只有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充分融入其中,借助曲谱表现出来,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处理好作品演奏技巧与演奏内容的关系。作为钢琴培训老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传统钢琴培训模式,打破当前简单曲目演奏,在钢琴培训过程中加入感情表达方式,通过感情和培训二者融合,提高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更好地传达乐曲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观众共鸣【1】。因此,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音乐表现力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考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为了能把一首钢琴曲完美的演奏出来,首先需要演奏者前期必须对本部作品有一定深刻理解。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整体的特点风格等都要有全面的理解。只有在理解这些之后,才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汇钢琴曲中,进而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作者不仅在这首曲子里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还超越了现实,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二)考验演奏者对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演奏者对于钢琴作品的自我感受,这种感受是对原创作者赋予钢琴曲的情感上,自己有了全新的认知,包括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情感转折等有了自我认知。只有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有了自己的感受,才可以向听众展示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来。如,现今很多著名的钢琴家在演奏一些著名的钢琴曲时,尽管主旋律不尽相同,但细心聆听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位钢琴家演奏的情感都有些差异的,这便是演奏者独特的音乐表现力了。
(三)考验演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凡是艺术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在进行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对于音乐的想象力,再通过这些对于音乐的想象力来对于音乐的构造,从而实现对音乐的创作【2】。音乐想象力是所有学习音乐或者从事音乐有关事业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只有演奏者对音乐充满激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并通过音乐来表达出来,才能演奏出感染听众的钢琴曲,甚至可以独自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因此,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钢琴课上关于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措施
(一)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演奏熟练度
钢琴音乐表现力是演奏者对于音乐作品理解力、感受力以及想象力的综合。钢琴对于演奏者音乐表现力十分高,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高超的钢琴弹奏表演所必须的。音乐表现力在直观上表现为学生所具有的作品解读、想象、处理能力等,然而要想有效地培养这些能力素质并娴熟地应用于钢琴演奏活动之中,则要求学生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3】。教师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必须对基础的知识教学以及相应的弹奏技巧等有足够的重视,控制好理论知识与钢琴技法在教学中的比重,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对于学生来讲,需要对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以及基础理论知识全程稳扎稳打,不可投机取巧,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比如教师在识谱能力、基本乐句划分等方面入手,对学生弹奏钢琴时的指法技巧、手腕力度处理等逐步过渡到和弦、琶音、八度、音阶技巧教学,引导学生多抽出时间进行钢琴技术训练,让学生平时多听、多哼唱、多练习,培养对音乐旋律的敏感度。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钢琴演奏基础知识后,再去拓宽学生们的认知层面,从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时代的钢琴作品的风格、意境、情绪等多维度、多视角去分析、体会作品。并开展后续的练习任务,尝试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加强对学生们音乐理解度的培养
钢琴作品曲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内含有他们的艺术体验与人生经历,只有深刻理解作品,融入到曲子中去,才能体会到作曲家的情感诉求,了解音乐的情感与内涵。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理解能力,从整体上深入分析钢琴作品,带领学生真正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原创作者在处理每一个音符时带有的感情,引导学生从某一部作品中领会某些真理,从而演奏出自己的风格,并赋予曲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鲜明的个性风采。比如在对《风笛舞曲》演奏教学中,教师查找苏格兰当地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苏格兰演奏视频,先让学生体会风笛那种欢快的节奏。进而,配合教师讲解当地乡村舞会上人们在风笛曲中欢快的跳动、旋转的情景,想象他们短而有力的不断升降的舞步,并促使手上动作做出配合,如按键时手指要轻快、有弹性,触键后要即刻抬起。让学生跟着节奏学习曲调,跟着节奏融入进作品中。此外,学生需要在平时积累音乐敏感度,一方面主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一方面则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作品和演奏融合起来【4】。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是一门表现类艺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以及理解力是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关键所在。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对学生音乐表现力教育因人而异,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基础的钢琴技法教学开始,有目的地针对学生音乐表现开展稳步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演奏出更多具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来。
参考文献
[1]刘新.试析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艺术评鉴,2021(4):67-69.
[2]向川宁.论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当代音乐,2020(8):45-46.
[3]杨咪咪.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2):76-76.
[4]杨婧.当代琵琶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提升研究.黄河之声,2020(1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