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欣
山东省济南汇文实验学校 25003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近代艺术大师丰子凯先生认为:“音乐本质上是乐器的,音乐必须在乐器上发展。”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穆塞尔也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由此充分说明器乐教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口风琴的固定音准和简便易携带等特点,在音乐课堂上口风琴可以让学生体验、参与多声部的演奏,并顺利移植到声部中,有效地解决了多声部演唱的难题。以音乐课堂为载体,口风琴做辅助教学的形式,既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地解决音乐教学的难题。为此将口风琴教学与小学歌唱教学有效整合作为研究途径,探索小学生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的的学习方式。
一、巧妙寻求口风琴与歌曲教学的结合点。
课堂教学中将口风琴教学与小学歌唱教学有效整合,有效辅助音乐课堂中的歌曲教学。首先,口风琴是固定音高的乐器,将吹奏与演唱相结合能规范学生的音准,而好的音准是表现歌曲的前提。其次,音乐的演奏是再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是音乐的二度创作。充分挖掘口风琴与歌曲教学的结合点,将练习曲与课堂难点和练声曲相结合,找准目标,学生们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口风琴的键盘,更加直观的感受旋律的下行。口风琴作为载体,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水准更进一步地感受、理解、创造音乐,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2.扎实训练学生呼吸、识谱能力的提升点。
口风琴的呼吸与吹奏和演唱中气息的运用与支持是相通的,通过练习口风琴的吹奏,帮助学生体会气息深吸到丹田的感觉,通过吹奏时的阻力与气息的对抗感受歌唱时腹部用力的正确方式等,对于演唱中的气息支持这一重要环节有着很大帮助。
比如在上课开始,会让学生先进行闻花香、吹蜡烛等呼吸练习,在基本练习中会让学生保持气息吹奏均匀的四拍长音,慢慢调整感受呼吸,长期训练,学生在演唱中的呼吸也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通过大量的练习与吹奏,巩固学生的识谱能力。口风琴的固定音高与乐谱相结合,规范学生的音准概念,而五线谱的直观性更使音符在学生的脑海中立体化、生动化。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默奏练习的方法,即先唱熟乐曲的旋律,然后边唱边在口风琴键盘上熟悉指法,逐句练习,以练熟为止,最后再进行实际的吹奏练习。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识谱能力大大提高,并能在学习开始辨出清晰的旋律和正确科学的弹奏指法,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3.辅助培养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融合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二声部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阵地,从二声部合唱练习入手,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
二声部合唱歌曲从小学三年级课本中已经开始出现,学生的合唱训练中,二声部的音准问题一直是一大难点,由于学生惯于单声部歌曲演唱,所以一开始训练时感到很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互受干扰和影响。采用口风琴提前进行吹奏训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进行练习,巩固本声部的音准,感受和声效果,之后再进行演唱,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生小组合作的歌唱练习以及回家之后的练习,有了口风琴作为引导,演唱水平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提升了学生音乐修养,而且在练习和演唱的同时,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融入其中,将音乐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最大。
我们将在教学中全面实践我们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口风琴对小学歌唱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将其与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和生活更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新时期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构建中国特色的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