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波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省 650000
摘 要: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本着对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创新尝试,以“立剧、育人”为宗旨,历时五年创编和排演歌剧《小河淌水》,学院集结国内顶级主创团队,将剧中的人物形象、服装服饰都与云南独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元素相结合,运用交响化的音乐手段使少数民族音乐融汇升华,并将云南独特、奇异、唯美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后呈现于舞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实践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歌剧的排演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不仅搭建了艺术创作平台,更进一步探索多渠道、多路径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以演促教”、“以练促教学”,演教两相长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以演促教;教学实践;文化传承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学院之一,学院自1994年建立以来,已形成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本着对于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创新尝试,2015年学院开始筹备创作民族歌剧《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是享誉中外的一首云南民歌,也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力争将《小河淌水》以歌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借助经典打造精品,能够创作出一部全新的、有内涵的、高品质的剧目,以及通过排演剧目,探索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创排歌剧《小河淌水》的创作初心。自筹备以来,《小河淌水》先后获得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资助项目”,云南省民宗委“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项目”立项。2018年,歌剧《小河淌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立项,是云南首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剧项目。
该剧讲述了发生在云南茶马古道上的赶马哥乌里与月亮坡依湄姑娘的动人爱情故事。传递出了中国人情感价值观中精髓的内涵——恒定、深邃、执著的爱与坚毅,赞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
2020年9月和11月,《小河淌水》已在云南大剧院完成首演和巡演总共八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赞扬。目前该剧已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2021年将代表云南省进京展演,与全国入选的一百多剧目角逐金奖。该剧也计划在2020年11月起展开包括国家大剧院等多地的巡演。歌剧《小河淌水》以“立剧、育人”为宗旨,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不仅搭建了艺术创作平台,更进一步的探索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图2 歌剧《小河淌水》三幕三场剧照(李宜涧摄)
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云南唯一的民族院校,肩负着发掘、培育、弘扬云南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创作出讴歌时代,表达云南各族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舞台艺术创作和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历史上,我国艺术家依托民族文化,并借鉴西方歌剧的经验,开启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征程,创作演出了《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党的女儿》等一大批经典民族歌剧作品。学界普遍认为,从民族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是民族歌剧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深度挖掘和传承云南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创作出既有深刻主题又有文化特质,能够反映云南各族人民历史风貌和时代精神的民族歌剧力作。为了打造出具有云南民族特色和国际水平的精品歌剧,云南民族大学集结国内顶级主创团队,将剧中的人物形象、服装服饰都与云南独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元素相结合,运用交响化的音乐手段使少数民族音乐融汇升华,并将云南独特、奇异、唯美的自然景物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后呈现于舞台,通过艺术舞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以实践推动改革与创新
创排一部歌剧作品不仅检验了高校艺术专业的办学实力,更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检验。随着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不断推进,通过多次的专业研讨和与用人单位的反复调研,发现目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处于较为单一,被动,静观式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如何能够在保证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或许由高校尝试创演剧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而歌剧是一门集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等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开设多专业的综合类艺术院校发挥所长,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实践平台。
图3 排练中职业演员的引领和示范(孟波摄)
(一)分层团队的设定有效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在最初的排练计划中,将部分主创以及主演划分为A、B两个层次。为保证歌剧的最高水准,《小河淌水》充分整合资源,A组聘请了国内一线的演员和团队,不仅在保证剧目高效创作的同时确保了排练演出的顺利进行,还同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B组全部由学院教师和学生组成,这样的统筹安排能够让全院师生参与完整的创排过程,发挥该剧目对于学院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的最大化作用。通过与职业演员的观摩与合作,使得教师和学生不但学习了国内最高水准的创作和排练,也在排演中落实了教学实践环节。
(二)通过歌剧排演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提高学生在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专业,在招生中普遍对于学生演唱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日常的声乐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较为关注和强调学生的演唱技能,但对于学生在演唱情感以及情绪的把握方面普遍缺乏关注和针对性训练,也因为条件所限,学生很难进入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情景化实践教学体验中。而通过排演歌剧《小河淌水》,学生能够让自己融入特定剧情,体会不同身份、年龄、性格人物的唱段。例如在《小河淌水》中既有“冷眼旁观”,负责讲述和推进剧情的拟人化的“四只鸟”,又有善良单纯的依湄姑娘和走南闯北的赶马汉子乌里,不但有历经生死不离不弃的伊朗和大老表夫妇,又有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月亮坡寨老。通过在歌剧情境中训练和演唱咏叹调和宣叙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技能,更加提高了学生在演唱中的角色意识,驾驭和把控不同情绪作品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非常重视音乐专业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需在本科四年分别修读五个学期和两个学期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同时学院也拥有一支较高水平,60人左右的学生合唱团。学生合唱团不仅坚持常规不间断的合唱排练,并且积极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实践演出和多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活动,在专业学习之余积累了一定的演出经验。本次歌剧《小河淌水》的合唱团,正是以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合唱团作为基础,在音乐以及各专业学生中以择优选拔的方式扩大组建而成。合唱团在《小河淌水》中不仅要表现意象化的山、水和树,还要扮演具有较多表演戏份的月亮坡村民。在剧中不止有大量的男声、女声和混声合唱,并且包含篇幅不在少数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段落。合唱团在排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和钢琴伴奏以及交响乐团完成配合,尤其是与职业化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合作,对于学生合唱团而言,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首演结束后,合唱团的优异表现得到众多国内资深专家的一致好评。
图4 歌剧《小河淌水》排练场景(孟波摄)
3.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歌剧表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歌剧表演中,不仅需要角色创造、戏剧表演和舞台形象的塑造,还需同时兼顾声乐表演以及时刻关注指挥,才能与交响乐团、合唱团以及其他角色完成良好的互动配合。声乐学生在平日专业课的训练中,也常会接触一些歌剧作品,但也常常止步于片段化的咏叹调选段,在演唱同时的表演训练也非常有限。另外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和表演性更强的剧场训练。歌剧《小河淌水》的排演有效补充了教学所缺,学生在剧中不仅要扮演拟人化的鸟儿和月亮坡的村民,更要在旋转的舞台和两米到四米高的活动树桥和脚架上边唱边演,具有非常的难度。在起初的排练中,学生普遍不能兼顾演唱和形体表演,但在导演和众多职业艺术家的指导训练下,学生逐步掌握以及适应了较为复杂且多重的舞台表演,在首演中发挥稳定,获得好评。
(三)通过歌剧排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歌剧作为综合性的视听艺术,需要大规模的团结协作。仅在演唱部分就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其中重唱又常常包含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和五重唱,并且在重唱时,每一位角色既要表现不同的性格和情绪,又需要相当的融合度。在歌剧《小河淌水》中有一段男主乌里、女主依湄和母亲的三重唱,每人的心思各有不同,在分别表现喜悦、担心和决绝情绪的同时,还要在演唱中追求一定程度的和谐统一。在第三幕中,依湄在树下苦苦等待远赴家乡的心上人乌里,虔诚的思念和等待的哀愁全部交由无伴奏合唱呈现,因为情节以及场地原因,合唱团被分布安排在舞台幕后以及观众席两侧的二层包厢,三处相距较远的空间对无伴奏合唱的音准、节奏以及音色控制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经过多次的训练以及双指挥的现场安排,合唱团逐步适应和克服困难,从舞台走向观众,实现合唱舞台的多维空间转化,使此唱段成为整部歌剧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
歌剧的复杂性还体现在舞美、道具、服装、灯光、剧务和演员等的高度协作上,在《小河淌水》的排演中,没有参加表演的同学大多参与到了以上工作组,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剧目得以顺利公演,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得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一部歌剧的创排,以及协作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自信,提升舞台表演心理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之外,对于大部分同学,能够实现舞台实践的机会极为有限,并且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实践舞台仅局限于学校以内或者学校与学校之间,较为狭小的舞台和相对单一的观众群体使得学生普遍缺乏舞台自信,欠缺舞台表演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而歌剧《小河淌水》,在创作之初,就将其定位为能够代表云南甚至国内一流的剧目水准,历时五年的创排周期,云南省大剧院的首演,以及国家大剧院和国内多场的巡演计划,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和具有相当高度的舞台实践锻炼机会。
在排练初期,考虑到学生并非专业演员,还不能凭借经验完成真实舞台所要求的走位与表演,所以特别在云南民族大学体育馆搭建了与首演场地云南大剧院1:1相同比例的舞台场景和绝大多数的舞美设施。在这样的场地排练,学生由最初的缺乏自信,相对生硬的舞台表演逐步提高到了较为自然,渐入佳境和融入剧情的恰当表现,并且通过云南大剧院的多场开放观众彩排和八场面向社会的公演,使得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歌剧的独特性还体现于剧本的文学性和音乐、服饰舞美等所呈现的艺术性。大部分歌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创作而来,歌剧《小河淌水》的剧本同样是以我国著名作家白桦的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为脚本,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民歌《小河淌水》的民族民间故事创作而成。
《小河淌水》的音乐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但创作又不拘泥于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更多地融入了云南大多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特点。民歌《小河淌水》的主题音乐以不同的变奏形式始终贯穿整部歌剧,并在关键时刻以咏叹调形式呈现完整主题。
该剧的舞美呈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设计理念,舞台上的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奇特的,始终透着灵气和仙气。小河、月亮、彩云、原始森林和奇特建筑是舞美表现的重点要素,升、降、推、拉和旋转等舞台机械是舞美表现力的必要手段,一切舞台景象皆源于彩云之南,又是神奇而魔幻的彩云之南,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美丽地方。
《小河淌水》的服饰与化妆,以淡化年代和模糊民族特指为基本原则,以唯美和民族性作为服饰和化妆的关健词。从云南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提取符号性元素进行设计,在拟人化(水、云、树、鸟等)合唱队的脸部纹面、肢体彩绘、头饰以及服装的装饰性方面均采用了象征性方式,强化审美的视觉冲击力。
在创排歌剧《小河淌水》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剧本了解了原著的文学魅力,且亲身“经历”了剧中传递的真、善、美的核心价值。并且通过以上音乐、舞美和服装等良好的审美体验,潜移默化提升了自我的审美能力。
图6 歌剧《小河淌水》三幕二场剧照(李宜涧摄)
三、排演歌剧《小河淌水》的实践反思
歌剧《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族大学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推动教学实践以及市场化发展的全新尝试,利用舞台带动教学,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并通过舞台实践促进文化育人。
目前《小河淌水》已完成八场公演,收获良好的口碑,学生也通过剧目的创排,实现了全方位舞台实践的锻炼与提升。接下来,按照计划剧组还将完成更多场次的全国巡演,在不断的修改提升中打造经典,也必将形成长久的排演模式。然而,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在完成排练巡演,尤其是异地巡演任务的同时,势必会和常规的教学安排形成冲突甚至反作用,在本次《小河淌水》最后阶段的排演中,学院克服困难,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协调机制,但这也仅是短期的,暂时的协调方案。如果面对长期的教学与排演冲突,以及新老学生演员交替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做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的最优实践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歌剧《小河淌水》从编创到排演,始终遵循着“立剧”的艺术规律和“育人”的宗旨和目标,探索多渠道、多路径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以演促教”、“以练促学”,演教两相长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鹏.中国民族歌剧实践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2016年04期.
[2]杨曙光.歌剧——来自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展演”[J].中国音乐,2009年02期.
[3]曹瑞青.中国原创歌剧对高等民族声乐教育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