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模式中初探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   作者:王淑艳
[导读] 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是以任务为载体的团队学习形式
        王淑艳
        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镇中心学校初中部     

        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是以任务为载体的团队学习形式,在探究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相互协作学习的一种策略,使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解决课程任务与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地研究性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在研究协作、动手实践中自主掌握相关的知识、探究方法与学习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探究精神以及合作能力。
        现就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结合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模式使用“微课”的教学实践及心得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改变传统教学,重视分层次(任务不同)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操作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综合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实践中,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我打破以往陈旧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一刀切”的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系数的任务,以全新的分层次目标(任务不同)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综合实践学科指导纲要》,在课堂内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与评价,从而使各层次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起点、速度,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获得不同层次知识,进而有共同的收获体验。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课堂教学中,主要以任务驱动下的动手实践为主要线索,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课堂作品。
        这就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掌握教材任务和学生情况。在备课过程中,关键是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效地预设,对学生可能会存在的困难进行预设,对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但又不能完美解决的困难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然后,我要根据备课过程中产生的预设问题进行“微课”预开发,并通过“微课”教学视频为学生解决核心困难。我在进行“微课”开发设计时,要充公关注“问题的单一性”、“主题问题的突出性”、“问题指向的明确性”、“课件的短小性与完整性”等等一系列问题。完成“微课”的开发后,我要在上课前,通过“红蜘蛛教学平台”发送到学生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进行实时、多次地观看,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上课时必须保证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采用生生协作、观看“微课”、师生协作(教师“示范”操作与学生“演示”操作)相结合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答疑解惑的基地、展示协作交流的舞台,提升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打破了“一言堂”、“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学习中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二、任务驱动型协作交流
        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中,教师合理的任务设计和“微课”开发,以及学生分组的合理性是课堂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的目标小任务,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教师能过自主创作“微课”,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由于“微课”的使用者是自己的学生,决定了研发内容应是学生可能存在困惑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微课”对这些问题点进行开发与设计,来帮助学生解决的学习困难。
        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组在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中也是重要一环,它关系到协作学习效果与成效性。一般来说,教师开展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多个适合协作学习的“任务”,构建一个基于分层次任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适于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在学生的探索协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习任务的引导、帮助、咨询的工作;在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做好课堂组织、控制、协调的工作。组成学习小组时要兼顾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成个性小组,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分组,做到小组成员的梯度性,使得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在确定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要经过集体讨论与协商,依据学习目标,分解出不同层次目标,使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并要做到学习任务分配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提高完成学习目标任务的效率与质量,进而达到小组成员的不同学习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把课堂学习任务分解一个个具体学习“任务”,让组内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行之有效地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阅读课本、观看“微课”、互助学习),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使所有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都得到普遍地提高。
        “微课”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摸索前进的过程,是反复修正与改进的过程,我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磨合,不断思索,使“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课堂更加自主、有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