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萍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131
摘要:杜甫寓居夔州期间的作品,主要通过躬耕之乐、采药卖药、乡邻问答等来表达闲适之情,无不流露着“自然”意识,这与杜甫的平民立场、倚人求食、贫病交加的生存状态有关。
关键词:杜甫; 夔州诗;“自然”意识;
一、写作背景-夔州之迁
大历元年(766年)3月,杜甫举家离开云安,移居夔州(今奉节县)。杜甫初入夔州,有诗《移居夔州作》,“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这种悠然心境,表明深受儒家重农思想浸濡的杜甫,对农事的态度是肯定的。
二、夔州诗“自然”意识体现
本文的“自然”是指心灵上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又有观照自然山水之意。
(一)躬耕之乐
杜甫寓居夔州时期作品大概400余首,大量诗作写躬耕之乐,其中包含水稻诗13首,柑林诗18首,还有一部分写瓜果蔬菜类,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表达了自在闲适、委生任命之情。在写水稻的时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写种植水稻的地理位置及具体的相关劳作。一类水稻诗作没有正面描写种植水稻的场景,而是简单、客观、纯粹的日常记录。还有一类描写东屯收稻,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给自足的乐趣。杜甫总能在找到平衡点宽慰自己,流露着一股乐天知命的意味。杜甫有幸获得瀼西柑林40亩,瀼西柑园构成其夔州农耕诗歌创作的重要素材与安顿心灵的外在要素。这一组写柑橘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写柑橘树的管理。如杜甫抱病除草,“病枕依茅栋,荒鉏净果林”。其二写柑橘的规模、颜色、香味、挂果、橘态等。如柑橘颜色,“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写柑橘的香气浓郁,如“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写柑橘挂果,如“白首望霜天,登俎黄甘重”;写柑橘体积,如“三寸黄甘犹自青”;写橘态,如“天寒橘柚垂”。这类诗写得清丽流转,透露着杜甫以农耕为乐的淡然心态。其三是杜甫个人的感受。 如“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写杜甫独自对月的感受,有孤独,更有清静闲适之感,或写杜甫由自然界的变化联想到个人身世的飘零。在写瓜果蔬菜类诗时,表达了自在闲适、委生任命之情,如写梅杏:“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写蜂蜜:“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诸如此类的诗句不少,以纯粹的日常生活情调入诗,清新流转,自在闲适,体现了杜甫委生任命的心态。从大自然中领悟人生的思索,获得顿悟与精神的超脱,从而能够恬然安顿自己的生命情调。
(二)、以药入诗
对于漂泊有年的杜甫来说,一生辗转多病,晚年病态尤重:偏头痛、糖尿病、风痹、肺病、眼昏、耳聋、疟疾。百病成医的杜甫,有意无意的接触了“药”,开始了种药、采药、吃药甚至卖药的生活(杜甫夔州并无卖药诗作),种药采药成为他夔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一部分为采药、卖药、晒药、吃药诗。如“高秋疏肺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种药采药晒药的过程,杜甫深入到社会底层,深刻地挖掘与体验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与辛勤的耕作,不仅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内容,也使得杜甫这位心忧天下的圣人更加平民化,生活化。
(三)、乡邻问答
杜甫来夔州时,已是55岁的半百之年,虽居住不到2年时间,却是杜甫内心波澜起伏、思想错综复杂、创作娴熟、诗歌能量爆发的一个时期。其实,在来夔州前,杜甫就发出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的悲叹,
《过客相寻》“穷老真五事,江山已定居。”诗人并无迟暮之叹,而是自嘲之喜。“无事”是因江山已定,心中无思虑。“地幽忘盬栉,客至罢琴书。”诗人随性而为,所居之处,幽僻无扰;所见之景,清幽灵动;所交之人,清闲自得、饱含温情;所做之事,烹鱼取果、琴书相伴。在无奈的现实面前,诗人往往能够找到让自己从矛盾中解脱出来的平衡点,即对自然风物、生活琐事以及人间温情的体悟,并能以一颗诗性的眼光将生活中细琐的事物纳入诗作。
三、杜甫的平民立场
(一)背景
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一生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生活在盛唐,见识了盛唐的宏伟盛大,兼容开阔。这为杜甫的“诗史”提供了很好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积淀。杜甫自觉用平民立场观照这一切,无论是对民生困苦的申诉,还是对社会混乱现实与上层社会骄奢的愤懑,都包含了一介孤臣的哀叹。 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把自己一生沉重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在杜甫自秦州入蜀后,政治出于“边缘化,甚至局外人的位置。”[],但他依然关注民生疾苦与朝廷时事。杜甫在其诗歌中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布衣的身份,《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身份的边缘化使得杜甫在观照民生疾苦的同时,能够以一种社会底层庶民的身份去挖掘具有广阔社会历史因素的某些东西,以悲悯的情怀入诗,更可窥见杜甫暮年苍凉的心境。杜甫自称“乾坤一腐儒”,其与生俱来的平民意识,加之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习染,使得农事活动在他心里深深地扎根。正是这样的平民意识,使得杜甫很善于从事农业活动。杜甫是个有心人,不管是瀼西果园,还是东屯稻田,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躬耕使他解决了衣食之忧,尚且将多余的食物拿来与人分享。杜甫的这种思想,在他另外诗篇中也有表露,“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这种深度的仁爱心正是儒家“济世爱民”的体现。
(二)、夔州状态:倚人求食、贫病交加
生计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古代文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因素。对于穷愁多病、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更不例外。初来乍到,一方面穷愁潦倒,一方面内心又怀着“窃比稷与契”[]的期待,这让疲于战乱与逃亡的杜甫常陷于矛盾之境。杜甫体衰多病,以肺病和糖尿病最为严重,“贫、病、不遇,构成了杜甫生命忧患的内在逻辑。”[]长期的干谒生活,使杜甫饱尝冷暖,也更为深刻地看到仕途之险恶。旅食京华的十余年,他体悟了贫富悬殊,“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殘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权贵与自身贫困潦倒的对比中,杜甫遍览世态炎凉,尝尽人情冷暖。
客居夔州的杜甫,已是55岁的半百之年,物质匮乏,知音稀少,精神上也多有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在他的诸多诗作中,均可发现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涌动,表现在对广阔大自然的观照中,诗人内观自己,迟暮体衰,个体生命渺小,从而生发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经济上的困顿,使得杜甫得其友人,也就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接济,除此之外,还获得了一百多顷田地管理,以解其生计之难。另外,杜甫还在西瀼购得四十亩柑林,从此走上自给自足的农耕之路。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在广阔的社会历史中,以个人饱含血泪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截取了反映社会转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融入诗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观照民生困苦的胸怀,写出诸多壮丽篇章。杜甫寓居夔州,随遇而安,观照田园山水,躬耕采药,乡邻问答,以独特的视角入诗,体现了自然意识。
参考文献
1.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09页。
2.【清】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辑注》,韩成武、孙微、周金标等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3.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4.【清】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辑注》,韩成武、孙微、周金标等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