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兴梅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
摘要: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习惯,做好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融入课程内容当中。用创设导学情境、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巧设问题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劳动技术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引言
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兴趣特点与课程基础,劳技教师应该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模式,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们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这样有利于收获更高层面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情境会影响小学生探索知识点的兴趣,也会限制课程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效性,需要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中。
1劳技课程的背景
所谓的劳技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劳动活动,从而得到一定的劳动体验,并从这些劳动体验中形成相应的劳动观念、习惯以及技能。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将劳技教育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综合实践课程,是因为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埋头于学习,很少有机会主动进行劳动实践。缺少劳动实践的后果就是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差,而且大部分学生是“高分低能”。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综合实践课程就这样产生了。
2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
首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结合课程分析,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通常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开展小学劳技课程教学,忽视学生在劳动技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缺少通过实践体验劳动快乐的机会,学生的劳动技术素养得不到发展。其次,合作学习的方式未成为常态。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在学习中极其重要。但因为教师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不赞成召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的劳技素养得不到培养[1]。
3小学劳动技术课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3.1注意导学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导学设计方面应注重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望。导学阶段的情境应生活化、信息化,要为学生建立场景化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劳动课的内容、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充分融入具体的劳动课内容学习当中。以《储钱罐》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设置教学的情境。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储钱罐,帮助学生了解储钱罐,激发学生好奇心;另一方面,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询问学生是否有储钱罐,最喜欢什么样的储钱罐等。通过生活化和多媒体的教学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和对储钱罐的探索求知欲望。然后教师再播放储钱罐的手工制作过程,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于储钱罐的好奇心理;观察储钱罐手工制作的过程,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储钱罐上,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制作储钱罐的兴趣。
3.2通过探究实践让技术意识与思维的养成
劳技教师应该重视培养班级学生的探究能力,立足课堂教学强化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与体验的效果,这样能收获更高层面的教学效果。在对小学生开展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得到技能的锻炼,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素质的有效培养。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探究实践让小学生收获实践成功的魅力,促使技术意识与思维的养成。这样可以改变之前单向传授的知识教育模式,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小学生的技术意识与思维,也能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收获更多的知识体验与成功乐趣。
在对小学生开展“彩塑小动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劳技教师应该通过大屏幕让班级学生欣赏不同动物的造型特点,鼓励他们在欣赏之后进行手工操作。在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劳技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小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能力,通过不同的颜色的运用塑造不同的小动物形象。这样可以让班级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收获相关的知识体验,也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技术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利于收获更高层面探究能力培养的效果[2]。
3.3组织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基础上补充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劳技知识。因此,在劳技教学课堂中,需要经常性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生们可以交流学习,互相分享学习中的收获和教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课程中开展“纸工”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构造,让学生根据“纸娃娃”的制作步骤操作,制作出纸娃娃,同时在操作中学习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接着教师把班级同学根据个体差异,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根据示意图采用纸张、剪刀等制作作品,同时和小组成员交流疑难问题,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纸娃娃的制作。小组合作制作完成后,教师要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制作小组”。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组所制作的作品和别的小组的不同之处,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3]。
3.4结合微视频来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来说,微视频在教学上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用好微视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用好微视频,教师不仅要将劳技教材研究透彻,还要提前设计视频内容,并且会用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如各种App。教师在应用微视频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将其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以此让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比如,这一次,劳技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泥娃娃。这个时候,为了加强学生对泥娃娃的认识,并且树立可以做好泥娃娃的信念,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做泥娃娃的具体步骤。但是一味地讲解会让学生觉得很烦躁,而且,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观看教师自制的动画片《泥娃娃的王国》。学生在观看之后,不仅会对做泥娃娃充满兴趣,还对做泥娃娃的步骤有了充分的了解。
3.4注重教学评价指导,分析学生探索思路
对学生的作品、思路进行点评,通过对比不同组的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引发学生对劳动课实践过程的反省,在反省过程中学会探索实践的思路,学会在二次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小学生在劳动课学习过程中,第一次实践的成功率比较低,即使成功在造型等方面通常也存在缺陷,最常见的情况是作品整体不协调,无法实现应有的功能,如泥碗造型不够逼真,甚至“缺胳膊少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初次作品进行点评,一方面对学生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对学生作品的优点和强项进行夸奖,培养学生创作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给出学生具体的意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了解自己的作品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改正问题[4]。
结束语
在小学劳技课程教学中,教师立足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劳技教育课程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对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的情况展开相关的分析,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磊.小学劳动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2):64-65.
[2]田艳.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0(25):181.
[3]周立萍.在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家长(下半月),2018(9):128.
[4]王学民.浅谈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书文摘(中),2018(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