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   作者:闫晓鸽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逐年更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教学模式已在近些年教学实践中逐渐受到挑战
        闫晓鸽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实验学校  河南平顶山  467232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逐年更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教学模式已在近些年教学实践中逐渐受到挑战。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强化,而老师的作用逐渐从强势的传道授业解惑变为引导和陪伴,传统的家长式师生关系逐渐变为同伴式师生关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方式,逐渐受到各科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本文将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途径方面入手,以期为构建更好的小学教育课堂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得到凸显的当今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仍旧具有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旧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采取合理措施,保证各个小组分工明确,积极互助,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使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而是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和互助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生理等条件的限制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比较盲目、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如何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采用的活动方式、活动环节,方法步骤、激发学生活动积极性,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是指导老师们当前面对的问题。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在活动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合理分工,积极参与,作为小组的一份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竞争,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让学生第一反应不是向老师求取直接帮助,而是积极向同学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目的,这也是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进行的优点之一。
(二)提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们学校也是初步尝试,通过课题研究,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操作指导,不断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本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勇于开拓、勤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指导水平、研究思考能力,真正成为了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一)学生年纪较小,自制力较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不超过十三岁,对自我的规训和管理能力较弱。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利用这一时间互相聊天、做游戏、甚至打闹,把要讨论的问题和要进行的活动和学习内容抛之脑后,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效果,违背了引导学生合作活动的初衷。但小学生年纪较小也有一定的优点,比如会对老师非常尊敬,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十分重视,因此如果老师适当指导和进行合理监督,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会更加顺利。
(二)学生分工之后缺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同时,也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与合作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们往往在分工之后就各自闭门造车,只顾完成自己手里的任务,而忽视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造成小组呈现内容过于分割、联系不紧密等状况,严重影响最终的活动效果,违背了最初小组合作实践的初衷。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途径
(一)教师合理排布与分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喜好、优势和劣势,从多方面考虑,合理分组,让每个组都有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和较习惯于服从的学生、性格活泼的学生和性格较内向的学生,让每个方面较强的学生都可以带动另一些这一方面较为薄弱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所奉献也有所收获、有所付出也有所长进。同时,教师应保证分配出的小组总体实力是均等的,这样在小组竞争中才可以保持相对公平,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每个小组应设立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小组长,在老师公布课堂任务之后,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进行合理分工,并保证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进行合理交流,保证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且有所收获。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养成互相帮助、合作共赢的健康心理,为其之后的学习道路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在“美食天下”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后,学生自行排兵布阵,实践操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食制作比赛,最后教师邀请嘉宾根据每组的表现进行打分。小学生普遍对分数和输赢十分在意,教师正是利用这一点,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活动效率,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并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指导老师更是在这一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大提升了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能力。
(二)将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有机结合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教师往往不太放心完全由他们自主合作和学习。但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他们对每一个实践主题都有自身独特的观点和做法,因此,老师应大胆放手,由学生们完成小组合作实践的任务,给他们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
        同时,每个学生不同的观点在小组交流中相互碰撞,可以促使他们新观点的产生。在小组交流中,每个学生大胆针对实践活动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积极操作,由别的学生进行补充或反驳,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懂得倾听他人的问题,并从中找到自己认为不符合逻辑的部分,也在别人对自己的提问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答案,形成最终的正确认识,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
        例如在进行“保护绿色家园”的环保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目前周围环境面临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并亲自从小事做起展开实践,如设计保护环境宣传标语、绘制宣传图册向行人发放、拍摄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宣传短视频等,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保护环境的意义,把自己的活动体验和观点积极与同学分享。这也证明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提升综合能力,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一环。
(三)完善课后评价、奖励机制
        在上文虽提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应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在交流、学习和活动中有所收获,但小学学生毕竟处于缺乏自我规训能力的年纪,教师还是应在过程中积极监督每个小组的实践进度并偶尔进行指导,以把控活动内容和节奏,以保证活动效率。
        在每个小组完成实践任务活动后,应按顺序向全班展示其最终成果和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最终的总结和评价,客观地说出其结果的优点和缺点,并针对其问题和不足进行更正和补充,评选出此次讨论结果的优胜小组,并适当奖励,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并鼓励稍有不足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也应合理利用这一方式,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要细心观察,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导,发挥出小组合作活动的最大意义和作用,让小组合作不再是毫无作用的形式化过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并让他们从这一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为之后的学习、工作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洪富.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3).
        [2]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张静波,蔡国英.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
        [4]魏大军.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JCJYC19180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