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吕雁
[导读]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吕雁
        青岛西海岸新区江山路第一小学,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教育界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束缚,开展创新教育,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拓展知识储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出发,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们应该有效引导学生们掌握语文学习技巧,通过创新性思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爱上语文知识的探索,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一、创新教育理念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创新教育理念是科学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发展小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文化素养,形成完善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体系。基于创新教育的语文课程,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探究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充分激发小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首先它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小学生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及其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引导孩子们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创新教育的推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践行,它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最后创新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相一致。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门类,结合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语文学科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其他知识的学习与人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设定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调节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后劲不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老师在培养孩子们语言使用技巧和想象力的同时,反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以便引导孩子们体会不到课文的深层次内容,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第二,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仍“大行其道”。目前还有不少老师过分追求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这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烦躁、惰性心理,不利于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的培养与激发。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又能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但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足够重视,也没有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更缺少课堂有效互动,这很容易产生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们却听不懂的尴尬局面。
        第四,教学评估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估体系能有效反映小学生的学习现状,但只评价学习成绩也太过于局限,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容易打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具有创新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等多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如《黄继光》学习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角度去多样化感受黄继光精神,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创新性教学目标制定中,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层次化、段落化,结合关键词语,准确找到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与学习方法,确定创新点。

在具体教学内容学习中,引导发展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黄继光》的学习,便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结合黄继光的神态、语言、心理变化等感受其百折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黄继光不怕牺牲的品质,然后结合课文相关句子,展开班级讨论,实现对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多样化目的。
        (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
        小学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应从教材内容出发。有的创新教育因素存在于课文语言、思维与德育教育中。在《司马光砸缸》一文中,老师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习创新思维方式,重视逆向思维,砸破水缸,让水离开人。对这一创新点,还可以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接受见义勇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还有的创新教育因素存在于词语、句子、段落与篇章中。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此时的谢很容易被误解为“脱落”,这时候老师们应该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谢不是脱落,而是枯萎。同时,还可以对南瓜、西瓜、冬瓜、丝瓜等作出观察与思考,进而发现大部分的蔬菜水果的花都是枯萎而不是脱落。如此,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知识。
        (三)重视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要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们敢于提出问题,并学会会提问题,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积极表扬,并通过“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你的思考很全面”等鼓励孩子们,让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主见。另一方面孩子们不仅要敢于表达,还要会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们应该结合正确的提问方法,引导学生们做出思考,以此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结合语句“阳光千万缕”,提出何为“千万缕”,继而提出既然千万缕阳光都照耀在草地上了,为什么森林还被封的严严实实呢?通过类似引导,学生们便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如此,便可以结合各种提问,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此外,语文老师们还应该引导孩子们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减少学习压力。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习中允许失败,失败不可怕,要敢于纠正问题,在思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施创新教育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拓展,它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实践性与趣味性等,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构建才能展示舞台,为孩子们创新教育的提高提供场所。同时,老师们还可结合图书馆、阅览室等,拓展活动场所,通过教育实践多样化提升小学生创新意识。
        (五)教学考评要创新
        传统的教学考评多是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对成就感的获得更加迫切,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与家长们的认可。可见,教师与家长的有效评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创新思维。因此,教师不仅要看重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还要考察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时在课堂中作出肯定与评价,尤其是那些富有创新性的作品,要积极表扬。同时,还要结合以学生为本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实现全体同学创新教育的提升,能够在学习中真正的认识自我,并提升自我。
        结语
        小学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情感性,为顺应素质教育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入创新意识,重视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模式的运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小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桂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9,02
【2】王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