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陈春英
[导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陈春英   
        南安市新联小学 福建泉州 36233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巧妙地将写诗作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乐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标的体会,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教学:
        一、问题情境处激发求知欲望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了精彩的情境,如果让学生走马观花而过,就不能绽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应用性。在情境出现后,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无穷的遐想。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用重叠法、数格子法等方法进行比较,然后问学生:“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学生回答:“不相等。”再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方格大小不一样。”我说:“所以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比较面积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叫什么,你们知道吗?”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新问题,产生知识上的空白。他们急切需要新的知识来化解这疑团,从心底里迸发出“我要学”的欲望,可见情境过后问题的呈现带给了学生无穷的挑战。
        二、质疑问难时引导自主学习
        “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一次次的探索、发现。现在的课堂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我们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更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解疑,教师要敢于带着学生走向问题。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我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想知道的知识。其中有学生就提出问题:“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正好提中我的教学核心,同样这一问题提出马上得到其他同学的共鸣,同学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并不及着回答学生的提问,先让学生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得出结果。我再进行小结。得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主动探究时培养创造思维
        数学家克来因曾极力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数学活动的领悟。从本质上说,这种“领悟”离不开积极意义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而教学留白正是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一个挑战性和支持性的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留白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感受到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

例如:教学《利率》时,创设这样情境:陈老师要买新房,现在还缺10万元钱,打算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到了银行,老师发现这种贷款如果5年还清,则除了本金还必须支付贷款利息,每年是3.6%,如果想在10年内还清,则每年必须付4.05%的利息,现在陈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5000元,他应该选择几年还清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经过认真琢磨、比较,信心十足地展现自己的成果。个别学生还对比着写了下面的算式:
5年               10年
100000÷60个月≈1667元      100000÷120个月≈833元
100000×3.6%=3600元        100000×4.05%=4050元
3600÷12个月=300元        4050÷12个月≈338元
1667+300=1967元         833+338=1171元
5000-1967=3033元        5000-1171=3829元
        接下来,学生们提出了建议:如果陈老师的家庭其他收入很少的话,建议选择10年期的,这样的话,扣除了还银行的钱,还有3829元的经费,家庭生活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家庭其他收入不错,那么,选择5年期的也可以,虽然陈老师的钱都用在还贷款上,但是,毕竟还有3033元呢,再加上其他收入,应付生活绰绰有余,应该说这样还贷款可以早点还完,贷款提前还掉,生活也就轻松了。此刻,学生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而雀跃欢呼。可见,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留白于问题探究是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敢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就会划亮闪闪的智慧光点。
        四、发展评价中促进个性发展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要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地信任理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不要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地去说、去做、去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因为不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学生、课堂会更自然地交互、共享。例如:我在教学这道应用题时:每个书架5层,每层放24本书,8个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学生在解答时列出的算式有24×(5×8);5×24×8;5×8×24等式子,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正想“呜金收兵”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与他们不一样,我是这样做的:24乘8再乘5。”我感到很突然,问道:“你能把想法和大家说说吗?”学生一时答不出,我没有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启发学生思考:“每层24本书和8个书架相乘,能求得什么?”几秒钟后刚才那位同学便振振有词地说:“把每个书架先看成都是一层,可以放192本书,再乘5。”学生有着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我当时顽固地把学生的答案否定后拒绝学生回答,学生就会失去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可见,发展性评价需要教师“蹲下身来”,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数学,接纳学生不同意见。理念的落实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留给学生一方自我阐述的天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再一次吟诵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的思想如一池水,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为其引来“活水”,创设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大胆放手,激活课堂,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作者信息:陈春英,汉族,福建泉州人,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