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兰
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 浙江省 浦江县 322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以通过体验使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并能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感;再通过学生之间的表达与交流进一步形成数感;然后通过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发展;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把现实中的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即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例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组成一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粒葡萄)。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为高年级学习分数的认识打下了基础。而后在练习中设计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又比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立即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直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身份证上有0”“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外,“0”还可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二、动手实践,增强数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实践,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感知数、理解数的意义。
只有通过实践,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增强数感。
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学过面积单位后,让学生到操场量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让学生站到里面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学过质量单位后,让学生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自己的体重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了大小,并且学得兴致盎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三、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运算方式解决问题,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教学时可增加回头看。(回头看来自于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可以说有“四部曲”:统观全体,了解情况;做出解题计划;实施计划;④回头看:自省、反思。)
四、综合运用,巩固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巩固。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和实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这样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这也会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想,随着数感的建立、增强、发展、和巩固,学生心中一定会有“数”的,而且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钱守旺.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3】吴正宪.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9.
【3】雷玲.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