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臣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四小学 154200
科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还具有人文性,蕴含着一定的人类生活精神,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是科学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注重渗透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知道珍爱并善待生命,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科学教师在科学课中要抓住时机,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一、 平等互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平等,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导。互动,意味着教师不再专制,学生不再盲从,师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榜样是无穷的,只有师生亲近了,学生才会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的良好品行才会为学生所效仿。
在上课时,笔者从不摆架子,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如在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时,笔者和学生一起种下几粒凤仙花种子,并在日后的教学中坚持与学生一起观察植物的根、幼苗,看着植物越长越高,看着它开花、结果,一同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有了教师的持续关注与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如果只是把任务交给学生,他们一开始也会产生兴趣,但注意力很难持久,结果就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在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不能只凭兴趣做事。只有付出持续的努力,才会收获可喜的成果。
二 见缝插针,及时进行德育教育
科学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不可能用一整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在一些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见缝插针,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围绕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德育拓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执教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学生明白了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植物、动物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人类也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现在的环境问题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还有“白色污染”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笔者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有:尽量减少垃圾,出门自带水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每次出门购物自带环保袋;科学处理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节约用电,随手关闭电源;减少大气污染,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出行,等等。
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强调不但自己要遵守,还应告诉家人保护环境。笔者曾给学生讲过农药恶性循环的例子。农民喷洒农药治理害虫,益虫吃了害虫,死了,益虫减少了,害虫便多了。害虫耐药性强了,农药剂量加大了,土地也被污染了,庄稼也带有毒性。庄稼变成了食物,我们吃了,结果人也跟着中毒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科学用药,不滥用农药,其次是利用其他手段消灭害虫,保护益虫,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等。让学生明白农药会恶性循环的道理后,笔者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保护益虫,不抓青蛙、猫头鹰等。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保护环境便是社会公德之一。
德育教育不应只在口头上,我们更应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
三、根据内容,顺势进行德育教育
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科学教学活动要抓住有关点滴,特别是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我们教师要以情导学,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在教学《磁铁》、《纸》等课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在航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活字印刷的发现对我国文化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学们受到巨大的鼓舞,深深地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蜗牛(二)》时,我事先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蜗牛进行观察,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早上竟然有三名学生各带了一方便袋蜗牛。我问他们带那么多干什么,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动,有的说平常很喜欢蜗牛,有的说发现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颜色,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爬行速度,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螺纹,有的说不同的蜗牛身体的粘稠程度不一样……还有就是担心其他同学没有找到蜗牛而无法观察。我就及时表扬他们这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服务大局的品格
教师在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合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科学课中经常要进行小组合作、分组实验,这就要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在执教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一课时,笔者安排A组学生负责调整显微镜的操作,B组学生负责切洋葱,C组学生撕洋葱的表皮,D组学生负责记录、画图。可是B组学生不喜欢切洋葱,实验开展不下去。我特别表扬实验开展得好的小组,并提醒学生接下来会请每一个小组上台演示。很快,B小组也有人主动切起洋葱来了。试验过后,笔者对学生说:“美国的波音飞机有一万多个零件,由七十多个国家生产,最后在西雅图组装完成。一个工厂完成不了这么庞大的工程。当今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一个人很难能自力更生,更别说发展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一位教育家说:“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教师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要抓住一些德育素材,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科学课中渗透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科学课堂渗透德育时应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