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法治意识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法治意识,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更要注重挖掘课内外法治资源,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法治意识
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要求的法治意识培养不再单纯追求法律知识,而是全面培育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素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发期,迫于升学压力,学校开设的课程和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很容易忽视学生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国家法治建设方向和成效。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深感身上的重担和责任。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法治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挖掘课程资源,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
一、教师要用法治思维深入挖掘课内外法治资源,注重法治知识的科学性
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法治教育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寻找和挖掘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素材。比如我列举了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让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懂得企业要开展正当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反对和抵制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这一知识点,书上没有明显的法律知识介绍,我在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教育、人才的重要性,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等知识点的同时顺势引出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我国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一大批法律法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完善鼓励文化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次,思政课教师平时应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收看一些法律栏目,甚至多向一些专业法律工作者请教有关法律常识等,不断储备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自然地引出法律知识,渗透法治思想,不会因为缺乏某些法律常识而忽视教材中的法律因素,甚至犯知识性的错误。政治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分析时事政治和社会现象,发现其中与教学有关的法治教育内容。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优势,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落细落小落实;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和创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法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而不是讲授专业的法律知识。若老师一味地给学生讲专业的法律知识,宣读法律条文,而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会加重学生学习和心理负担,甚至会让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当然过于简单的法律知识,也不必在课堂上多讲,那样只会让课堂淡而无味。
其次,在实施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可以创设相关议题,列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设置情景,激发思考,由学生自主探究,如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在商场买衣服时会不会向商家索要发票,讨论索要发票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商家拒绝开发票或声称不要发票就送礼品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在真实情景和自主探讨中去感悟,教师只需适当引导和提示,加以总结,让学生对《发票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有更准确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渗透法治教育,动情晓理,使法治意识成为学生的自觉认识,做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
提高政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时效性,关键是把握学生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露痕迹,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感知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并将之内化为自觉认识。
比如在教学“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目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讲理论,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国家财政支出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建设和对农民的优惠政策等,联系前面所学的“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这一知识,让学生感受税收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然后给学生讲美国、希腊、菲律宾等国家有关税收和公民的一些有趣的政策和做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从中明白不管在哪个国家,公民与纳税都是息息相关的。接着出示“×××逃税案”和一些纳税大户诚信纳税的实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我国宪法、刑法的相关规定,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我国税收的性质以及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集直观感受、比较分析、自主讨论、动情晓理为一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政治知识学习中自然而然地获知法律知识,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满意效果。
在政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要特别注意渗透的科学性,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方式,使得法治教育内容不露声色、顺理成章、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政治教学中,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识,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甚至喧兵夺主,偏离教学目标。要注意处理好政治教学和法治教育的关系,尊重政治教学是基础和前提,把握好渗透的时间和尺度是关键。做到
总之,政治教师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高中政治法治意识培养的方法和技巧,尊重学生、适度渗透,才能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主渠道作用,使得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法治意识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6年.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7年.
[3]陈大文、朱秀荣.《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J].政治教学,2018(5).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余鹏翔.《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J].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