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下中学体育互动课堂的教学行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冯创鑫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前在中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冯创鑫
        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前在中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方向发展,成为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就需要从体育课程教学行动入手,使得家长与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对运动的欲望与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锻炼当中。
        关键词:互动性;中学教学;创新方法;体育课堂
引言:
利用行动研究法,构建以生生互动为主的中学体育课堂,并分析社会心理学的互动,在促进高效课堂目标达成中的作用机制。随着互动式教学的出现,能够使原本师生关系被打破,教师不再在课堂中占据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也不需要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可知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强调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全新教学模式。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成为课堂主体,并且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习惯。采用班内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继而养成逻辑分析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简单来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常出现,就是为师生打造一个平等交流、互换意见的机会。在互动过程中,保证师生能够形成平等且良好的关系,并且利用交流与讨论,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一、互动性教学内涵与应用必要性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指的就是教师主导实施与学生主体认识活动进行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将“学”与“教”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活动。通过对师生关系进行调节,可以形成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强调人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情况,由此能够达到教学共振效果,并且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提出新课改这一方针,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只有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来,将体育作为培养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意义认识到该课程所具备的必要性,并且与他人形成合作关系。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由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与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学体育课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推动中学体育课程创新与改革。因为互动式教学主要面向整体学生,所以对于学生群体发展与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学生在互动配合过程中,能够与同学之间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足球、篮球等集体性项目中,与他人关系更加和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配合意识。
二、当前中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个体差异,导致互动差异
从本质出发,笔者发现中学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不断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课程安排时,体育教师会选择将全体同学能力作为基础,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在体育课堂中,男生有着更加积极、活跃的表现,女生则相对沉闷,无法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来,导致集体活动产生差异。除此之外,教师对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关注程度,在课堂提问环节以及制定教学内容时,也会产生互动性差异。很多教师更愿意与体育成绩突出、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进行交流,他们认为,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减少课堂提问环节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同时也能发挥这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带头作用。但是采用关注度区分方式,很容易让一些对体育课有着一般兴趣且缺乏较高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丧失参与互动式教学的乐趣,进而不愿意在课堂中与教师教学进行配合,导致教师之间存在互动不积极的情况[1]。
(二)采用单一的互动教学形式
在当前环境之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所采用的互动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学生与教师互动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需要对教师引导进行反馈,并且认真的思考与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也被我们称作是从单一互动模式,单向互动模式的出现,能够从某些程度反映出教师未能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也就是未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难以将自己从原本的课堂主体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了保证从原本的单一引导朝着双向交流方向发展,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动态,那么就需要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互动式教学加入中。除此之外,教师言行举止已然会对授课内容产生影响。

比如体育教师在运动会之前,会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由此提高学生方队的精气神和整齐度,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硬性布置内容为主,存在乏味性与枯燥性,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导致学生无法摆脱教师的要求与控制,也难以发挥师生之间互动的效果[2]。
(三)针对不同水平学生,采用存在差异的互动方式
从课程选择和课程内容来看,中学体育教学主要内容集中在身体素质锻炼方面,包括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帮助学生在铅球、短跑、长跑、引体向上等多个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中,表现出不同水平,也会使得教师在不同课程内容中,选择的互动方法出现差异。比如对于一些有着优秀长跑水平的学生而言,体育教师会采用更加肯定民主的方式,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并且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建议深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长跑距离得到削减,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将锻炼重点转移到其他项目当中来。对于一些长跑成绩差、耐力差的学生,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只会采用强制的方式,提高学生锻炼量,以此提高学生成绩,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人能力受到忽视[3]。
三、在中学体育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运用的有效方法
互动式教学的推进,确定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且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由此实现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个性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保证、授课模式和教学目标必须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保证课程更加具备计划性、目的性,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一)课前延伸、课内互动
在互动教学模式当中,讲求课堂的民主性与开放性,由此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听取学生心声,将学生的想法延伸到课堂当中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在制定课前热身运动形式时,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制定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学生所提议的内容,将热身运动形式列举出来。比如身体波浪、兔跳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自主的搭配成员,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二)采用巧妙导入方式,打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课堂开始之前,体育老师需要将合理、科学的方式加入到课堂中,并且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中,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比如,在篮球训练之前,可以采用师生问答互动方式,将课程进行导入,学生与老师通过对话,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心声,教师则可以将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入到课堂当中。
(三)采用分组活动方式,对于互动形式进行创新
在互动教学中,互动方式包括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有效地增加学生与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使其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活动形式,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除了小组成员互动之外,也可以创设其他互动方式。比如在课堂中组织各小组进行接力赛,通过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互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团队成员默契程度,同时也能使学生具备竞争意识,利用竞赛活动,保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四)充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就需要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且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和反思体系,进一步挖掘教学当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对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相互尊重、身份平等的基础上,将互动式评价活动加入其中,能够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帮助教师发现授课环节的纰漏问题,同时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保证学生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使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更加具备针对性。因此可知,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使中学体育课程快速摆脱传统教学所带来的限制,将其从娱乐性课程,上升到一个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价高的课程当中来,并且也能引起学生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应当具备长远效益与即时效果的提升,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学生合作能力和课程结构的提升。在体育课堂中将互动式教学加入其中,能够为其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打造多样化的互动情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也能保证中学体育课程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红英,罗湘林.高效课堂指向下中学体育生生互动课堂教学行动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36(01):79-83.
[2]马艳红,金帆.基于F组合系统的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设计[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05):119-124.
[3]马妮.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中非言语行为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5.
[4]马艳红,马妮.沈阳市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互动行为认识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36(05):1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