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副版绘本,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徐燕平
[导读] 我们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从低年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
        徐燕平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乐泉小学     广东 广州,510800
        内容摘要:我们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从低年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引用大量的绘本故事,这是不同于以往德育教材呈现和编排内容的一个特色。这不仅增加了儿童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趣味,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对儿童的行为教育也更具有说服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前导入、创设情景、设计问题、链接生活、课后拓展等的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运用副版绘本的有效策略,旨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  副版绘本  低年段   教学实效
        从2016年秋季起,我们使用的统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其中低年段(一、二年级)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思路。根据绘本在教材出现的位置,分为正版叙事绘本和副版叙事绘本(简称副版绘本)两种。其中副版叙事绘本往往编排在教材页面底部的三分之一处,有的独立连续排列,通常通过4—8幅连续的小图画讲述一个故事,形式类似于连环画,例如一年级下册:《皮皮的故事》,通过8幅连续的画面,讲述了小狗皮皮转变为爱整洁的故事。有的其内容不是连续的情节和人物,而是一组相互独立的文字与图片,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例如一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通过一系列图片,说明人类通过理解大自然的变化,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领会自然的教诲,改善人类的生活。这种编排是我们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个的显著特色,符合低年段儿童识字量少、道德意识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方式。从我们低年段的四册教材来看,教材里涉及副版绘本的课文共有33篇,占教材课文总数的51.5%,篇幅比较大,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从德育故事到科普,从习惯培养到安全自护等,能够涵盖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多数方面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培育小学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品德以及个体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不同主题和材料内容,创造性地选择使用,通过引导学生听故事、思行为,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效。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核心素养角度下,谈谈副版绘本在低年段道法教学中一些可行、有效的做法。
一、运用副版绘本,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统编教材所设计编写的副版绘本,以图片为主,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其风趣活泼,符合低年段儿童的语言习惯,适合他们阅读和学习。教师如果在上课伊始,巧用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副版绘本导入新课,能很好地吸引低年段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下册第3课《我不拖拉》内容时,课文里出现了一个不完整、没有结局的副版绘本故事《拖拉鸟》。在教学时,笔者通过动画片《拖拉鸟》导入新课,视频里生动风趣的语言,色彩丰富的动感画面,顿时让副版绘本“动”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趁机让学生猜想结局:拖拉鸟最后会怎样?有学生说:第二天拖拉鸟赶紧垒窝,它可不想自己冻死;也有学生说:它熬不过北风和大雪,冻死啦。通过学生不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以正反两方面讨论,引导学生从讨论得出“拖拉鸟的行为很拖拉”、“做事拖拉害人害己”的结论。随后引出“什么是拖拉行为”、“拖拉一下没关系吗?”“我不要拖拉”话题,从而揭示课题,使得教师的教育顺利展开。这时,学生不想做“小拖拉鸟”的想法及意识强烈,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参与课堂学习。
二、改编副版绘本,创设情境,引领自主探索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以副版绘本故事为基础,有目的地进行改编,去创设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主题情景,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或表演,以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实现培养人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我们爱整洁》时,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道德意识浅,爱看图画书的实际情况,笔者选择了与教材主题相吻合的副版绘本“皮皮的故事”进行整合改编,作为整节课的线索组织教学。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了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四个情景,寓知识内容于具体情境之中。
        情景一:你喜欢皮皮吗?
        大家好,我是小狗皮皮,我做事总嫌麻烦,早上从来不梳头,也不洗脸。爸妈叫我来洗洗,我总摆摆手。我有很多朋友的,一会儿我要去小羊家做客。同学们,你喜欢我吗?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情景二:皮皮做客奇遇记
        我来到小羊家,一进门,看见小鸡和小鸭,刚想喊他们,他们见我直接躲开。小羊还让我做一边去。奇怪!奇怪!怎么这样?……后来,小羊偷偷告诉我,哦,原来他们嫌我脏。
        情景三:皮皮变了
        咋办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皮皮给我们打来了求助热线,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不受欢迎的皮皮吧。)
        赶紧跑回家,洗脸、刷牙、换衣服……。我以后一定要勤梳洗,保持整洁。(瞧,大家喜欢的整洁、帅气的皮皮回来啦!)
        情景四:皮皮的新烦恼
        可是过了没多久,我遇到了新的烦恼: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都是洗得干干净净的,穿得整整齐齐的。可是,傍晚回家就完全变了样,手黑了,头发乱了,衣服也脏了。爸妈总说我脏。昨天打扫课室卫生弄脏衣服挨批评,今天手工课我也不想参加了,我可不想弄脏手和衣服又挨批评。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过我这样的烦恼呢?
        结束:山羊爷爷告诉我们要经常保持整洁勤梳洗的好习惯,才能成为爱整洁的好孩子。
        这样,通过改编把副版绘本故事情节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真实的表演体验感受其的教育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向学生渗透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围绕副版绘本,设计问题, 指导行为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低年段年龄的儿童,可塑性高,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某些行为。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及绘本故事情节,在情节呈现过程中设计一些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且能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明事理、辨行为,从而指导其正确行为。例如,上述《我们爱整洁》教学案例的围绕副版绘本情景故事《皮皮的故事》,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学生表演情景一:你喜欢皮皮吗?将绘本中小狗皮皮脏兮兮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抛出问题:你喜欢这样的皮皮吗?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孩子们讨论交流后,接着马上用第二个问题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那么你是爱整洁的孩子吗?引出教材P4“镜子里的我”活动,以同桌为镜子,互相检查仪容仪表:脸儿可干净?头发有没有乱?衣服(扣子、衣领)是否穿整齐?红领巾佩戴是否整齐?鞋子是否干净、系好鞋带?由此,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我们爱整洁》。
        接着,学生表演情景二:皮皮做客奇遇记,观看完表演之后立刻抛出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皮皮玩?让孩子们分析皮皮不受欢迎的原因,得出“爱整洁不仅是个人卫生问题,还要顾及大家的感受,一个讲卫生、爱整洁的孩子,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而且,外出做客,衣着整洁也是对主人的一种礼貌和尊重。”的道理。
        其次,学生表演情景三:皮皮变了。皮皮给我们打来了求助热线,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不受欢迎的皮皮吧。出示下图活动“快乐大变身”,逐步引导学生从头发、脸、口腔及牙齿、小手和指甲、衣服、鞋子等方面保持整洁,进一步掌握一些保持整洁的方法。
            图1
        最后,学生表演情景四:皮皮的新烦恼。我借此机会引出P5的类似皮皮烦恼的问题:辨一辨,这样是爱整洁吗?我选用图二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小女孩非常爱整洁,可是因为怕弄脏手和衣服,不愿意做泥工。你觉得这样是爱整洁吗?让学生在“做”与“不做”中明辨事理,因矛盾冲突、思维碰撞而进行深度对话,这一切水到渠成。最后教师归纳小结:“不整洁”和“不怕脏、不怕累”,是不一样的。在劳动、游戏等活动中,弄脏了,能及时清洗干净就是爱整洁的表现。通过绘本故事中情节的推波助澜,最后借助山羊爷爷的话“经常保持勤梳洗”,告诉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地做到健康、整洁的生活,从而凸现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之劳动素养的培养。
        上述案例运用副版绘本把枯燥的说教变成可视化的动态的明理,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情景四中更设置道德两难问题“做”与“不做”引发深度对话,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爱整洁、讲卫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四、立足副版绘本,链接生活,指导践行
        心理学表明,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相对于来说,小学低年段学生形成道德意识更离不开生活体验,只有回归到生活当中,学生经过自我整理、提取有价值的道德内容,并在任务的驱使下发现道德,激发道德智慧和感受力,产生教育效果。
        例如,在上述案例教学《我们爱整洁》中“保持整洁有方法”,若凭教师单纯的说教——介绍方法,低年段孩子会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听下去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情感上共鸣,这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为此,在运用绘本故事创设情境的同时链接了班级孩子的日常典型生活行为的图片。我选取了孩子一天之内的4个平时不注意整洁的特写镜头。镜头一:上课时候,鼻涕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孩子抬起手臂,把鼻涕擦在了衣服袖子上。镜头二:午餐时,一个孩子吃饭前没有洗手,还用手把食物的油渍、饭粒全擦在了课桌上;镜头三:午睡醒来,孩子们披头散发、衣服凌乱、鞋带散了、红领巾挂到了背后。镜头四:放学了,有个孩子正往书包里胡乱地塞东西,书包非常凌乱。
        图片出示后,学生深有感触,议论纷纷。顺势提出问题:你会是这样的吗?围绕问题 “你有信心改变这种状况吗?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持这一天的整洁呢?”展开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在交流过程中知晓并掌握了一些爱整洁的好方法:如身边常备手帕或纸巾;用餐前后要洗手,用餐时及时铺好餐巾;午睡结束后及时整理衣着;经常检查红领巾的佩戴情况;书包东西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等。
        课后,为了把课堂上知识延伸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笔者开展班级“我是整洁小能手”评比活动,运用(如右图2)表格来记录学生保持整洁的情况,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互评以及老师、家长的评价了,鼓励学生坚持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上述教学案例在教材副版绘本基础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持整洁的典型镜头,讨论并学习掌握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并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借助多方面的评价,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爱整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五、依托副版绘本,课后拓展,内化于行
         有些副版绘本,尤其是一些道理叙事类的绘本,不构成连续情节和人物的,而是使用一组独立的图文来说明一个共同道理的,这类副版绘本比较适合作为课后延伸,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体验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例如,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的副版绘本《风的朋友》,此绘本共有8幅图,前7幅图以点带面地呈现了相互关联的其他自然现象。图8则以问题探究形式留给学生思考。借此,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课后开展“寻找风儿的朋友”活动,引导学生去搜集、拓展与“风”有关的素材,领略感受风的不同,通过唐代诗人李峤《风》的解读,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进一步升华学习主题。
        当然,在课堂的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们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同一主题更多的课外绘本阅读,既拓展相关知识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绘本,进一步使学生道德行为在阅读中得到有效巩固。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我的好习惯》,根据主题拓展相关的课外阅读绘本,“爱整洁、讲卫生”主题绘本:《好脏的哈利》、《不爱理发的奥利弗》、《小熊不刷牙》、《大熊臭烘烘》《小猪爱洗澡》等;“拖拉”方面的主题绘本:《马上就好了(做事不拖拉)》、《我不是拖拉大王》;“马虎” 方面的主题绘本:《小兔是个小马虎》、《马虎的猪小弟》等。又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内容《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可以拓展阅读爱护环境主题的绘本:《小小环境保护书》、《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爱护公物及遵守公共秩序主题的绘本:《书本医生》《关闭大嗓门》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借助家长的力量,通过亲子阅读、分享交流,既学到知识,又加强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指导,进一步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实践证明,在小学低年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种形式运用、呈现副版绘本,这不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本内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副版绘本的具体画面或情境探究中找到道德行为形成的支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情感交流,通过反省自己的行为表现,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多维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反思、探索,去寻找适合低年段学生的且行之有效的副版绘本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2
 [3]池拥民.小学低年级品德课堂引入绘本的尝试 [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02):54-57.
[4]陈秋燕.略论绘本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J].新课程研究,2019,(02):64-65.
[5]胡赞女.载“绘本” 之船 ,育“童真”之人—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9,(05):150.
[6]陶文静.浅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绘本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