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学思维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   作者:张丽芳
[导读] “读思达”是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的教学法,即阅读、思考、表达

        张丽芳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    
 
        摘要:
        “读思达”是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的教学法,即阅读、思考、表达。它是培养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方法,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应用“读思达”教学法,从思维的广度、深度、难度三方面进行培养,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数学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地落地。
        关键词:   读思达  思维  广度  深度 难度
        一、“读”数学情境,启发思维广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适宜的数学情境可以说是学习的“催化剂”,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可以点燃他们探索新知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在创设情境中巧妙地运用三次变式,真可谓是一石多鸟。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中,课本中主题图是一幅庆祝联欢会的会场。图中有小朋友、盆花、彩灯的排列图案,粗略一看,主题图是有规律排列,但仔细一琢磨,这三种物体的排列都有一定的顺序:小朋友(一男一女),盆花(一绿一粉),彩灯(一红一黄),排列规律其实都是两种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的本质特征,笔者对该主题图进行变式运用,分三个层次呈现给学生。
        第一层次:呈现“小朋友”场景(例1),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联欢会中“小朋友”,激发思考: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图中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的顺序重复出现。我们可以把1个男生1个女生看作一组,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一男一女为一组一组的集合圈。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照这样排下去,第8个女生后面应是什么?第15个小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
        第二层次:呈现“盆花”场景(例2)。可以利用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巧用变式。让学生在观察有意识的思考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在这里我们将每几盆花看作一组,照这样摆放,粉花后面肯定摆放什么花?前面呢?
        第三层次:呈现“彩灯”场景(例4)。要发展变式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更有针对性和发展性,使变式成为一种意识。联欢会会场的屋顶上还安装了一些彩灯,你知道它们的排列顺序吗?(两盏红灯和一盏黄灯依次排列)。此时,借助变式的思维,引导学生数学地思考,发现蕴含其中的规律。
        以上案例中,笔者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场景,每个场景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如“小朋友”场景中只出示两种事物依次先后重复出现,“盆花”场景中则出示三种事物依次先后重复出现,然而“彩灯”场景中则一种事物重复两次后,另一种事物再依次排列。虽然它们排列顺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可以看成一组一组的集合圈重复出现3次以上。这里我很好地利用主题图进行巧妙变式运用,拓宽学生多角度地思维,通过多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建构,更加凸显“规律”的本质特征,理解“规律”概念的内涵。
        二、“思”核心问题,提升思维深度
        彼利维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如果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围绕着有挑战的主题进行研究,会促使他们进行深度学习。
        如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给我们作全新的诠释。
        张老师在学生认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意义,他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同一张长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并用涂色方法表示出。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得到它的?
         学生的作品如下:

         最后,张老师让学生思考核心问题:这些作品折的形状都不相同,为什么都是它的呢?
         在认识时,张老师让学生用相同的材料(长方形)折出各种,大大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变式提供折法不同的“”,使他们对“”的认识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得到理性提升,即一个图形或物体不管怎么折,也不管拆出什么形状,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这样的教学,看似寻常,其实真正体现了张老师的独具匠心。正由于变式情境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探究中逐层深入,更加凸显分数意义的本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达”灵活应用,挖掘思维难度
        实践应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然而,日常教学中,教师不注意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大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生搬硬套地应用,学生练习的热情大减,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也不尽人意。如何让学生灵活应用呢?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串”,适当挖掘难度,实现一题多用,赋予解决问题新的生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时,笔者在设计时出示下面一道题:
        某学校食堂购买了20千克的蔬菜,第一天吃了它的,第二天吃了它的,                             ?
        (1)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两天一共吃了它的几分之几?
        问题二: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吃了它的几分之几?
        问题三:还剩下它的几分之几?
        问题四:第一天吃了多少千克蔬菜?
        问题五:第二天吃了多少千克蔬菜?
        问题六: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蔬菜。
        问题七: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吃了多少千克蔬菜?
        问题八:还剩下多少千克蔬菜?
        2、学生列式解答:(1)  (2)   (3)1-
                  (4)20×   (5)20×  (6)20×(+)
                 (7)20×()    (8)20×(1-)
        3、观察讨论:(4)、(5)、(6)、(7)、(8)的列式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小结: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相同之处是都用乘法列式,不同之处解答的步数不同。
        以上教学巧妙地运用了“问题串”和变式思想,改变解决问题单一、枯燥的呈现形式,比原来的题目多增设了一个提问环节,使静态的练习转变为多层次的动态探索,诱发了学生深度思考。经过问题的开放,前三个问题(前一课时知识),自然唤起学生对旧知分数加减应用题的回顾。问题(4)、(5)、(6)、(7)的提出,既巩固新知,又为分数复杂的乘法应用题作铺垫。问题(8)为学生利用新知的正迁移时机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由此可见对问题变式的开放,形成一系列问题串,既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更加透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军事家岳飞所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较好地运用读思达教学法,使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等核心素养,从而构建出高效而深度的课堂。
        
        
        作者简介:张丽芳,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校长 ,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长。
基金项目::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名师专项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读思达”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TMS20042)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