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快乐的节奏中成长—— 浅谈幼儿园开展客家大锣鼓教学的一些尝试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 郭碧绿
[导读]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
        郭碧绿
        广东省大埔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514299
        摘要: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推动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教育逐步成为幼儿园课程创新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县在教学发展阶段中,结合本地民俗开展教学的幼儿园不多,可以说其未重视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这对客家大锣鼓的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极其不利。继而本文从客家大锣鼓传承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幼儿园教学开展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客家;大锣鼓教学;尝试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软实力”这一关键点提出了“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并以此为核心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在发展中还坚持“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客家大锣鼓作为大埔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客家人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并且与客家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实现大锣鼓的传承与发展,更需要将其融合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之中,不仅实现课程体系的全方面发展,还推动学生更加了解本地的民间艺术。

一、幼儿园开展客家大锣鼓教学的必要性
        客家大锣鼓是由鼓、锣、钹、铜金、碗锣几部分组成的吹打乐器,广泛流行与粤东一带。在过去客家大锣鼓广受欢迎,客家地区每个村至少有一个“锣鼓班”,甚至部分村落还有几个“锣鼓班”,客家人无论是婚丧喜庆,还是迎神赛会都会邀请“锣鼓班”去鸣金击鼓,以表达人们的心情。并且在国家经济增长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客家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渐攀升,这一要点也促使大锣鼓成为大埔县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1]。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大埔县中年轻人受到新潮文化的影响,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大锣鼓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在此背景下要推动大埔县大锣鼓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从幼儿着手,从小培养幼儿对于民间艺术的了解与赏析能力,并且幼儿园将大锣鼓教学与课程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寓教于学的形式充分喜爱上大锣鼓这一民间艺术。由此来看,在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对于客家大锣鼓教学的融入是十分必要的。

二、幼儿园开展客家打锣鼓教学的措施
2.1  精心挖掘获取客家大锣鼓教学素材
        客家大锣鼓蕴含着浓厚的客家文化根据,并且能充分展现出客家的人文精神,即团结精神、崇文精神、尚武精神以及稳健精神。在悠长的历史中不仅能得到完善,还能延续下来,正是因为客家大锣鼓考验人们的团队协作、文采,还抒发人们的心情、强身健体。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传承部分内容已经流失,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之前,幼儿园教师可分组在大埔县进行走访调查,以此来不断的收集客家大锣鼓遗留的形式与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寻找大埔县客家大锣鼓传承人,通过侵入式的学习来了解大埔县客家大锣鼓表现形式、表演形式、怎么使用、鼓点与节奏等等,继而根据自身的了解来讨论整理出一本适合幼儿的《大埔县客家大锣鼓鼓点节奏》书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全方面的推广。
2.2  用心调查形成客家大锣鼓教学推广方式
        早在2004年大埔县就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并在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可见其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性。要实现幼儿园客家大锣鼓教学,还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充分了解大埔县地方居民以及幼儿家长、幼儿对于其的了解与看法,从而幼儿教师能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寻找出最为恰当的推广途径[2]。
2.3  以实验班为基础研究客家大锣鼓教学模式
        客家大锣鼓本身作为客家人在不断南迁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技艺与文化,其中蕴含的是客家人数百年的历史,并且通过数百年的发展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客家大锣鼓的理解与学习具有限制性,因此在全面推广之前,必定要以确立实验班进行教学态度、兴趣、能力、观念、心理的观察,并对幼儿的接受程度、掌握程度进行观察,以此不断的进行教学广度、深度的调整,当此教学课堂成熟后方可进行全方面的推广。
2.4  有效组织进行客家大锣鼓教学
        在实验班实际教学开展中,首先需要幼儿教师之间对编撰的《大埔县客家大锣鼓鼓点节奏》一书进行推广阅读,并且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制定出最为恰当的教学构架。其次是通过教师的宣传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学习了解客家大锣鼓的重要性,进而邀请家长学习《大埔县客家大锣鼓鼓点节奏》。最后便是在实验班中,根据之前调查表中得到的数据,结合《大埔县客家大锣鼓鼓点节奏》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实现幼儿对于客家大锣鼓了兴趣的提升,为后续客家大锣鼓全方面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埔县幼儿园实行大锣鼓实验班,推行《大埔县客家大锣鼓鼓点节奏》一书,能让大部分教师与实验班的幼儿学会大锣或者是打鼓。同时通过多形式的家园合作,在进行客家大锣鼓的广泛宣传基础上深化亲子教育,让家长与教师双重合作,带来良好的推广效果。此外,通过幼儿园推广客家大锣鼓体验活动能展现客家人文精神,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客家大锣鼓传承氛围。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断学习,对客家大锣鼓的积极探索与传承反思工作,都将起到推广作用,实现客家文化自信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田艳. 浅谈"尝试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 幼儿教学研究, 2012, 000(005):14-15.
        [2]叶秀兰. 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戏剧特色教学的实践[J]. 新课程:下, 2013(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