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骞翮
首都师范大学 100089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采薇》的作者,思想内容,论述了《采薇》中的音乐要素。对于《采薇》如何应用在幼儿园的欣赏活动里,笔者筛选了乐曲听感,乐曲结构,乐曲配器,乐曲音高,乐曲歌词这五方面适合幼儿的身体,心理情况的音乐要素,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内容,为幼儿园教师设计欣赏活动提出了方案,旨在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熟悉,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让幼儿理解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处处皆可用。让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中国培养未来的传统文化接班人。
关键词:采薇 音乐 教师 幼儿
一、作品介绍
《采薇》是大型舞剧《孔子》中的一个选段,曲名及歌词选自《诗经 小雅 鹿鸣之什》,由张渠先生作曲,该曲在旋律和表现主题方面承接上幕的《颂贤》,下启《玉人》,讲述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亦表现着孔子周游列国启程时意气风发,却没想到却在途中四处碰壁、沦为丧家之犬,再次回到鲁国时早已物是人非,这首歌也诉说了孔子不灭的礼乐信仰和仁义尊严。
《采薇》整首曲风趋于平缓,自然萧散中却有阳刚之气运于其间,行云流水却不失金石之鸣,婉转而引带一股大将之风气。以章法抒情,借古典乐器韵味,编钟、编磬、古琴、梆子、排鼓、笛子、古筝、琵琶、萧,让观众一瞬间穿越回春秋时期的淇水之滨。
二、音乐分析
《采薇》是一首降E调,四四拍,中途一次转F调的ABBA结构,配以人声的器乐合奏。
(一)A1段:降E调,作为“引子”,速度在80左右,行板,整段如流水,缓缓诉来,单以古筝为主旋律,弹拨演奏,有压弦的颤音,模拟古琴的“揉”,悠久而沧桑,过渡到B段时有琶音,管弦声部为伴音铺垫,以古筝每一小节的强音,长音为旋律,胡琴声部弓弦拉满,管乐声部保持不断的气息,以此增强音乐的立体感,有一定的环绕和回声效果。
(二)B1B2段:F调,该段速度在120左右,节奏鲜明,一音一点,都稳稳踩在拍子上,先由琵琶做引,采用双弹的技法增加音乐的厚度同时保持音乐的颗粒状。后加入中国大鼓打点,力度逐渐渐强,每个重拍有铃鼓摇响,庄严而不失灵动。管弦声部为伴奏,增加气势,有军乐的气势,把人带入战争场面,庄严肃穆,势在必得。配合上女声飘渺声线的二重唱,一定程度缓解了军乐本不可触犯的神圣,带入了人情味的色彩,“诗经的四字结构”的吟唱性也被融入其中。十小节后换为琵琶的solo,有柳琴拨弦和笙吐气做伴奏,琵琶主要采用轮指和滚奏技法,有旋转感和推进感,配合人声独唱“啊......”,拉长音乐线条。
(三)A2段:这是A1段的复归,速度变为60左右的慢板,把每一个音都拉的更为饱满,力度弱于A1段。
三、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设计
(一)音乐要素欣赏
1·听赏环节
《采薇》是一首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乐曲,非常适合作为教材帮助幼儿理解传统文化,适合大班,有一定音乐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幼儿。这首乐曲进入课堂的第一步应该是先放出音乐“没有目的”的让幼儿进行“盲听”磨耳朵。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引出相关的故事。
在A1段进行时教师可以描述薇草的美丽,古代的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美丽的环境当中,和现代人生活有什么不同。B1段则讲述戍边的战士是如何辛苦,当时的军乐之威严。B2段描述这些战士由于当时的通讯不发达只能借助回忆来思念家乡,那个年代的战士就和现在的解放军叔叔们一样。A2段为幼儿讲解时光匆匆一去不返的道理,季节不断轮换,小朋友们也在一年一年的长大。
2·曲式结构分析环节
第二步,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听辨曲式结构的活动,当播放A段的时候,幼儿可以自由的活动,当听到B段的时候,幼儿可以像解放军一样站军姿。做完曲式的分段后,由于这首乐曲AB段旋律的对比性很强,A的延长性较为突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A段开始时,幼儿们排成一大长队,从第一个幼儿开始下蹲,起身时第二个幼儿下蹲,以此类推形成一串波浪线条,这样的队形和动作可以让幼儿很好的理解“绵长”和“悠扬”的音乐旋律。B的节奏感很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整齐的踏步踩点,要根据四四拍的强弱来控制脚下的力度,可以使得幼儿理解“进行曲”的特征,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打击乐器在B段打四四拍的伴奏鼓点。
3·乐器使用环节
(对于乐器的优先选择权可以作为刚刚站军姿站的最好的小朋友的奖励)。乐器的使用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幼儿理解“乐队”,“声部”,“和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共同合作能力。幼儿们的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们“研究”他们自己所拿乐器的形态,音色,之后和其他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乐器,找自己的乐器和别的乐器的不同、共同点,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幼儿去“配对”乐器。
3·理解音高环节
第三步是要让幼儿初步感性的理解音高,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听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采薇》曲的主音是降E调的la,教师可先用钢琴给幼儿这个标准音,让幼儿站成两横排,听到乐曲中音高相同的音,两排的幼儿就同时两臂侧平举,听到比这个音高的(si.do),第一排的幼儿就把双臂抬高肩膀,第二排的幼儿往前走一小步;听到比这个音低的,第一排的幼儿则把双臂抬至胯处,第二排的幼儿则往后退一步。两排的幼儿一排动手一排动脚,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身体的不同部位都可以表现音高的变化。一遍音乐放完后,两排幼儿互换角色。
4·歌词理解环节
第四步是让幼儿能对于歌词有一定的感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诗经为词,反复吟唱的歌词能带给幼儿一种规律性,格式性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不用过于解释歌词的文学性,只需要讲清楚歌词的含义和格式即可。
(二)结语
在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理解,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简单单的给予科学,理性的指导,还要带给幼儿美的感受,美的反思。中国的传统音乐迫切地需要被纳入幼儿课程与活动当中,让幼儿从小就受到传统音乐的熏陶,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类关乎文化复归的课题是十分值得各位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并应用的,笔者相信,在未来的一天,随着这些从小受到中国文化熏陶幼儿们的成长,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完善,“采薇”等文化遗产终有完全复归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