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红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考验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高年级时段是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感知都处在一种非常高涨的情绪中;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要充分把握好这一时机,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能力构成;能力培养
引言:在现代社会,只具备语文阅读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中复杂的阅读需要,这就要求人们去大力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兼备广义阅读行为和数学学科特征两种性质,对人的自身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国内专家主要注重研究数学阅读和自学能力、阅读心理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培养小学高段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
(一)有效信息挑选以及语意转换的能力
数学阅读能够区别其他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阅读过程当中需要接触到符号、图形、数字等要素,并且要结合题目,通过自己的理解找到几者之间的关系。数学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相较其他的阅读形式,更注重学生自身的理解分析,对学生能够有效进行信息挑选和语意转换有较高的要求。高段年级的学生要把数学题目中出现的符号、图形以及数字信息等已知内容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和表达方式转化成更具体、更容易领悟的形式,通过进行众多的数学阅读练习,来提高自身的有效信息挑选和语意转换能力[1]。
(二)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合理逻辑推理的能力
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之所以较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它不同于普通语文阅读的平铺直述,更多的是强调数学阅读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小学高段的学生在拥有普通阅读的基础之上,应该再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把这种能力应用到数学阅读当中,在识别有效信息后转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然后再根据先前数学课堂中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推理,分析所给内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所给阅读资料的含义,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三)阅读过程中认真细致投入的能力
小学生在进行普通阅读时,会采取跳读、略读等一些方式,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这样的方式在普通阅读当中并不会影响整体的阅读效果,但是在进行数学材料的阅读时,则不能采取这种方法。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学生应该对材料中的每个字、词、句都有准确无误的把握,不能跳读或略读,造成对阅读资料模糊不清甚至解答错误的后果。所以,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们在平时的数学阅读过程当中就要有所注意,端正态度、认真审题,有效提高自身阅读过程中认真细致投入的能力[2]。
二、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能力对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数学老师的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高段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才能增强自身阅读的自主性,提高阅读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做题的准确度。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预习,让学生们先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理解,能够说明课题、讲解例题,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二是数学老师主动给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们推荐一些优良的阅读书目,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外资料,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课外的阅读资料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自主性,从而更高效的加强数学阅读能力;三是让学生们静下心来阅读。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小学生难免会有浮躁畏惧的心理,老师要鼓励学生们迎难而上,克服不安情绪,冲破难题的固有印象,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从难题中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以更饱满的状态面对所有数学题目。
(二)注重课堂阅读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可以通过注重课堂阅读的方式来进行,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有大量的时间去带领同学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老师可以给出教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抓住教学关键词,让学生们加深印象,在理解关键词的同时,也能够对相应的数学概念有所领悟,最终能够熟记于心。老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阅读时,首先要解决一些生字和词语上的障碍,通读整个题目,明白出题者的意图,将抽象化的题目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便于对题目做出解答。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们在课堂当中通过抓住重点、注重课堂阅读就能有效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同时牢记数学知识,提升整体的综合能力[3]。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中,老师在进行课上讲解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明确负数的读法和书写,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效率。
(三)阅读中的交流、动手与反思
要想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不能只注重于阅读本身,还应该加强阅读中的交流、动手与反思,将它们全部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数学阅读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是阅读的一种延伸,更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和领会,从而达到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表达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应该手脑共用,在思考的同时,动手记录一些重点知识,加深记忆点,加强记忆效果。在进行了一系列数学阅读训练后,老师应该及时督促学生们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和巩固所学内容和知识点,对阅读时的思考过程进行二次分析,反思存在的不足,总结阅读经验。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当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物体的长、宽、高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当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不可以只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阅读,更应该让学生们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譬如鱼缸、冰箱等规则物体,一起交流讨论,得出长、宽、高的数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结束语: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它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以后阅读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还需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最大便利。
参考文献:
[1]韩德勇.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56.
[2]张丽婷.浅析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与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5):141-142+156.
[3]陈洁明.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