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韩有刚 葛智群
[导读]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并不能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潜能
        韩有刚  葛智群
        吉林省镇赉县大屯镇中学校,吉林  白城 137317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并不能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潜能,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方面,全身心的提高。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也更加突出学生自主发展、参与团队合作和创新实践意识的提高。初中历史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也需要紧随课改要求,提出创新多元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达到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老师搭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体系。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引言部分
        初中生正处于广泛接受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尚未心智成熟,缺少正确的分辨力,对于信息急于接纳但却疏于筛选,在不良教育的影响下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初中历史课堂作为帮助学生只古通今,弘扬传统的重要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了历史,就没有了根基,民族发展史向世界展示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民族的起源到繁荣,对国家充满历史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在慢慢发展的道路中,寻求共鸣,产生家国情怀,培养爱国爱民意识。初中历史要求的核心素养在于,学生了嗯否正确的理解历史,能否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能否通过历史,总结前人经验,对未来发展有所启示,这关系到学生未来走入社会能否抱有爱国、爱社会的心,能否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因此需要历史老师尤为重视。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
        我们初中的历史教学,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重的任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历史课本,内容很多,资料也很多,历史教学也往往围绕着众多的资料,事件进行学习,让学生记忆,其实初中历史教材已经将历史学科的体系建立完全了,学生从小学的简单记忆到了初中历史课上,跨度很大,我们都强调尊重事实,尊重史实,所以很多事件,年份都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的,就比如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签订什么条约,在什么地点等等。又比如各种事件的意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等,意义复杂而且有着一定的内部联系,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些恰恰是考试的重点,就目前看来,学生会耗费大量时间在知识点的记忆上,而非核心素养的提升上,很多时候光是背诵就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更不会主动去追求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同时很多的历史老师教学方式落后,无法采用新颖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总的来说目前的历史课堂偏于无聊枯燥,偏向死记硬背,无法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那种主动探索深层意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学生应该做到,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根据个人所学,对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总结。老师应该做到,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使对于人类历史,中国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分析,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建树。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很少能都做到如此。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学习历史的目的需要做到重新认知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灌输,很多老师学生对于历史的教育和学习产生了功利性,导致很多学生从不重视历史教学的本质,只是简单的记忆历史发展历程,比如人类社会从原始时期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这些转变为什么会发生,学生并不重视,只是简单记忆发展过程。

再或者同时期欧洲在进行启蒙运动,而中国处于一个不同的阶段,学生并不会主动去思考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这就要求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紧跟新课改理念,抓住初中历史教学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历史逻辑思维,借助历史事件反观现实社会,对未来发展有所指导和影响。将教学重点放在方法论上和引导上,让学生更加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逐渐更新自己的教学思路。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学习的目的向学生分享,在课堂中不要只顾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设置教学提纲,在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同时老师可以发放一些查询资料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历史的乐趣,还有在某些章节内容上多下功夫,比如民族英雄,抗击倭寇,等等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在史实中体会到身为华夏,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
        (二)教授历史的方法需要创新
        老师需要一改从前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育是无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的,新课改要求先进技术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历史课是非常合适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因为大多数历史是需要学生去亲身体会才能感悟的,当他们看到战场上战士们不畏牺牲,保家卫国,亦或是学生,工人高喊口号,积极追求新思想,这样的场景,往往会感同身受,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亦或是采用纪录片向学生展示世界奇迹,展现不同文明的起源,让学生在对比中形成良好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新技术融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新颖的互动方式,比如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中国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方面,或者是儒家思想是否该继承这类的课程上,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
        (三)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
        历史是非常需要感同身受的,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这些故事和学生太远了,孩子们很难感受到真正的历史意义。传统的课堂教育很难满足这一点,因此笔者建议老师可以在教学途中,鼓励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观看,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捌佰这类电影,很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还有就是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去当地的革命遗址,历史古迹等等进行参观,让学生身处实地,感悟多少年来的匆匆变迁,对历史和未来产生思考。老师也可以下发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题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然后积极分享。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历史不再无聊[2]。
        三、结束语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很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但需要老师有着合理的引导教学手段,学生也需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自己的历史思维,积极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在参与中发现自己对历史的兴趣,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初中历史教师也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中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3]。
        
        参考文献:
        [1]赵洪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新智慧,2020(27):118-119.
        [2]刘亚南.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2).
        [3]刘 瑜.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