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 徐晓军
[导读]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徐晓军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451464

        摘要: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培养高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职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当前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理念背景下,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过程当中,更要让学生快乐地自愿地进行体育学习。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关键课程,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核心就是要注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课程的价值。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着重加强对高职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职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认知
(一)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高职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内容。其中运动能力之一,核心素养又包括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以及发展自身体能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或者是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运用相应的技能,且将这种技能作为自身的一种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技能和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体育技能有很大差别,通常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体育技能是更加明显的,比如,学生会打篮球、会踢足球、会打乒乓球、会打排球,这是一种体育技能,是一种体育竞技所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但是体育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当中的体育技能,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够利用教师教的一些技巧来规范自身的锻炼行为,让自身的体育锻炼正确有效,这是一种长期性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能够持续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
(二)体育品德
        所谓体育品德,是上升到学生的思想层次方面,前面的健康行为和体育能力都是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展现出来的,但是体育品德维度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核心素养,它是可以影响学生前两个核心素养的体现。体育品德具体体现是学生在进行相关生活和工作活动当中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具备诚信、自立的品德,保持公平正义的品质。这不仅是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目标,更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立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个人精神和品质。除此之外,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以及勇敢、进取、坚韧不拔、意志顽强的精神。通过培养学生这些优良的体育品德,让学生通过健康行为维度和体育能力维度展示出来,打造出符合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人才,也促进学生能够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更好地实现自身成长。除了上面这三个主要的核心素养维度之外,体育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生的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情感等几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体育核心素养。
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融入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不愿参与运动
        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上,对体育课根本不重视,认为体育学不学都行,只要能跑步、会跳远就行了,所以每次体育课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节课下来毫无收获。有的学生甚至不参加体育课,自己躲在教室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还有的学生体育锻炼时就站在一旁,不参与集体活动,使体育教学效率偏低。中学体育课时量得不到保证,有的教师会占用体育课来进行测验和复习,使本来就不多的体育课变得更少,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一提起体育会感到厌烦。


(二)考核流于形式,忽视教学目标
        在一些学校里,对体育课的考核十分宽松,期末考试只是组织学生跑圈,没有设置考试试卷,而且学生的体育成绩也是教师随意填写,并且不会告知学生家长,所以就导致体育考核流于形式,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还有的学校不设置体育考核,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不关注,体育教师只是对体能好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体能差和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漠不关心,使得中学体育教学陷入僵局。
三、培养高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身体情况等,制订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既保证不增加学生的心理及生理负担,还要保证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充实以及趣味性。在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能保证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开展针对性学习。体育课程的预习方法可以参照其他学科,学生首先在课前了解教学内容,对该节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一个大致的认知,然后根据教学任务详细了解每一个知识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必要的时候,学生可以请求同学以及家长的帮助,从而提前掌握教学重难点内容以及相应的运动技巧,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及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模仿运动等方式感知体育教学的每项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兴趣,从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课堂教学,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50米接力跑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首先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四组,每组分为两个队伍,然后组织学生开展50米接力跑活动。在整个50米接力跑的过程中,可让四组学生同时开始接力,在进行速度比拼、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培养集体凝聚力。学生在整个过程都要注意跑步的节奏以及接力棒的传递速度,以保证传递的时间最短,从而帮助自己的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接力。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全程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体育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更加注重学生的长期过程性。由于我们人类的天性,学生在不同阶段都会出现惰性、贪玩等问题,因此在培育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同时,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好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我坚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的生活状态、再加上认真付出的汗水,提高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指日可待。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个人魅力将会感染学生,学生的收获又会带给老师幸福感。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的付出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因此在提升体育核心素养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要发挥“半边天”的作用。课前线上预习、课中走进情境、认真思考与练习、课后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观看竞赛视频、参加运动等级考核等活动,养成科学锻炼的好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内容,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当中真正地进行体育技能的实践,并具备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探讨[J].农家参谋,2020(3):75.
[2]宋晓芬,花蕊.高职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0):84.
[3]任建田.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11).
[4]付志斌.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
[5]徐敬恩.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9).
【作者简介】
徐晓军,1979年11月,男,汉,河南漯河人,研究生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